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依托于技术与资本,科技巨头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运营现状及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科技巨头依托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与资本实力率先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以Google为例,其在2014年斥巨资收购的DeepMind公司,后者在2015年开发出的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围棋程序AlphaGo先是在2015年击败欧洲冠军樊麾二段,后又于2016年3月击败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并于今年击败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九段。显示出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的强大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除Google外,Facebook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较为领先,其在图像识别、机器围棋等领域也在不断投入。国内互联网厂商诸如百度、腾讯,同样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入,持续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国内外巨头人工智能布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芯片作为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之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除传统芯片厂商Intel、NVIDIA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外,Google、微软等互联网巨头也积极布局。

科技巨头AI芯片布局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2年以来科技巨头持续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根据CBInsights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规模持续上升,截至2017年3月23日,全球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获得了245笔共17.3亿美元投资。2017年一季度中,接近48%的投资是在种子期和天使期。从数据上看,VC/PE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热情持续提升,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领域季度投资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17Q1)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根据VentureScanner统计,从人工智能投资分布情况看,机器学习(应用)分类以263家公司的数量遥遥领先,自然语言处理公司以154的数量位列第二,通用计算机视觉排名第四。从资本方的投资意愿看,对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与应用关注度较高。

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敏锐的科技巨头和风险资本持续布局人工智能,显示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作为引领下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将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改变传统劳动成产模式,未来诸如无人驾驶、智能投顾、智能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应用必将引领传统产业发生根本性变革。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