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市场开发掀热潮 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最近,人工智能铆足了劲儿,频刷“存在感”:

  中国棋手柯洁大战AlphaGo的硝烟还没散尽,学霸君公司的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就与多位往届高考状元PK,挑战今年的高考题。此前,微软虚拟机器人“小冰”还出版了人类历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

  不过对很多人来说,人工智能可能还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它将带来哪些影响?要到达未来,还要翻越哪些山冈?
 
 
  人工智能像燃料与产业深度结合

  1997年5月,IBM的计算机程序“深蓝”在正常时限的国际象棋比赛中首次击败了当时世界第一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20年后,新一代人工智能AlphaGo又将柯洁、李世石等顶尖围棋高手斩落马下。

  “人工智能看上去这两年才火,事实上多年来一直有人在背后做研究。”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看来,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搜索引擎到物流仓储背后的网点规划,从人脸识别到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无不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在手机中,实现了个性化推荐的新闻App、会“智能美颜”的修图软件、可以对话的“小冰”“小娜”、Siri……这些功能,也都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被业界称作“第三次浪潮”。在人工智能诞生至今的61年里,曾经的两次热潮都最终陷于沉寂。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浪潮有些不一样。

  “这次一定是更加稳健的。”刘铁岩说,“人工智能像燃料一样,与各个产业深度结合,有着比以往更多的、实际落地的应用场景。”

  商汤科技CEO徐立表示,“人工智能的突破其实和产品落地密切相关,它可以快速带来行业的爆发。新的技术需要与应用相结合才能够得到验证,当人工智能发展到超越人的水平后,将带来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催生新的行业和应用。”

  热捧背后存隐忧 “网红”需要冷思考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在2017百度联盟峰会上,李彦宏明确表示将人工智能作为百度的核心战略;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垂直领域,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成绩瞩目。

  在创投领域,人工智能尤其受到资本的重视,甚至引发疯狂追捧。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过高的热度让刘铁岩觉得,人工智能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网红”,一些企业所谓的调整战略其实是资本市场倒逼的。

  当然,与此前的互联网发展中曾出现过的“风口”带来“泡沫”一样,与方兴未艾所伴随的,无序与重复投资、过热与概念包装等问题,在人工智能创投领域也已显现出来。

  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三大门槛待翻越 瓶颈即主攻方向

  需要多久的积淀,人工智能才能告别初级阶段,迎来大规模的爆发?专家们也承认,还有不少瓶颈待突破。

  瓶颈之一来自对大数据和计算的过度依赖。在刘铁岩看来,“这种依赖是笨拙的,未来应当有更多轻量级的人工智能产生。”

  瓶颈之二来自人工智能的“黑箱”——当下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就像封闭的黑箱子一样不可预测。“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如果一些人能够识别而另一些无法识别,研究员可能无法回答为什么,因为这是机器从数据中学习得来的,背后的逻辑并不清晰。”徐立还举了另一个无人车的例子描述这种尴尬,“无人驾驶超越人的准确率是很可能的,但难点在于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撞墙。”

  另一个瓶颈在于不成熟的行业生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薛永峰提醒,要防范出现数据孤岛化、研发孤立化的问题。“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专利主要掌握在大公司手中,数据资源难以全面放开。在语音识别、无人驾驶等诸多领域,很多团队各做各的,没有融会贯通。”而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数据积累的规范程度和流转效率,还远远达不到能够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潜能的程度。

  不过徐立认为,这些缺陷“与其说是瓶颈,不如说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值得庆幸的是,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许多进步和改变已明显可见。

  亚马逊、谷歌、Facebook、IBM和微软已于去年9月宣布成立非营利的人工智能合作组,为研究人员提供可供讨论和参与的开放式平台。今年4月,百度也正式发布阿波罗计划,把自己所积累的自动驾驶技术开放给业界,以期进一步降低研发门槛,与产业链各环节共同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这是一场既有主动脉又有毛细血管的技术革命,其意义可能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因此急不得,未来要一步步走。”薛永峰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AI视频生成技术逐步从实验阶段迈向实用化,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AI视频生成在B、C端持续渗透并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06月30日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我国人机界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70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目前,行业已经形成典型的极高寡占型市场格局,德国西门子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驱动人机界面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6月20日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价值量占比高达55%。数控系统装备的机床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近年来,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我国正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发展,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稳步提升,带动数控系统行业发展。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安防系统是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并在多领域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智能安防已经从传统的物理安防、数字安防发展到了智能化安防的新阶段。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