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指利用指纹、人脸、虹膜、静脉和声纹等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通过生物传感器采集数据,利用计算机、光学及声学分析等科技手段对个体身份进行鉴定的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行业政策法规
近年来,政府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加强对生物识别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促进行业技术的升级进步、优化产业资源的配置、扶持企业发展和规范个人信息处理等方面。
名称 |
颁布机构 |
颁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2016年 |
明确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包括“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进行了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2011年 |
对身份证的使用、领取、查验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2011年 |
规定公民在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时,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国务院 |
2013年 |
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调整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传播和使用中发生的利益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国务院 |
2011年 |
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整体布局和方法,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 |
公安部 |
1997年 |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机构的申请与批准、安全专用产品的检测、销售许可证的审批与颁发进行规范 |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
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2020年 |
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中,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采集与管理须执行的标准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2009年 |
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安部 |
2000年 |
在安防行业引入了认证制度,对安防产品按目录分别实行工业产品许可证、安全认证、生产登记批准三种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
名称 |
颁布机构 |
颁布时间 |
主要内容 |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2015年 |
在创业创新、益民服务、高效物流、便捷交通、人工智能上提出了“互联网+”重点行动内容,在夯实发展基础、强化驱动创新、加强智力建设等方面对“互联网+”行动给予了保障支持 |
《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
国务院 |
2011年 |
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集成、咨询和运营维护,集成电路设计等业务,免征营业税,并简化相关程序 |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国务院 |
2006年 |
提出了重点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
《关于促进“互联网+ 社会服务” 发展的意见》 |
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健委、体育总局 |
2019年 |
推进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家政公司、社区等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建设,拓展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应用 |
《“ 互联网+”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 |
2016年 |
提出智能安防将作为人工智能产品创新的重点应用推广领域,并提出实施智能安防推广工程,鼓励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研发集成图形与视频精准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编码识别等智能安防产品,推动安防产品的智能化、集约化和网络化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 |
发改委 |
2019年 |
鼓励人工智能向以下方向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园区改造、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交通、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健康和养老、智能教育、智能环保以及智慧城市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 动 计 划(2018-2020 年)》 |
工信部 |
2017年 |
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
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
工信部 |
2006年 |
提出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
《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2019年 |
规定了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的组成与接口分类、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标准根据居家安防智能管理系统设备的组成,分别对可视对讲、报警控制及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及管理三部分提出了各自功能要求 |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 |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
2015年 |
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完成安防制造企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变;鼓励安防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资本力量进行并购、整合,实现快速发展 |
生物识别行业市场现状
从全球市场区域分布来看,2019年亚太、北美、欧洲和其他地区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规模分别为80亿美元、64亿美元、46亿美元和19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8.3%、30.6%、22.0%和 9.1%,亚太区占据全球最大的生物识别市场。
国内市场方面,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虽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政府支持、智能终端设备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生物识别行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增长。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预计2024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元。
近几年来,我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数量呈迅速增长的趋势,目前,行业企业数量超4000家,随着生物识别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公司都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求获得独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提高行业地位。截止2019年中国生物识别门禁产品市场前三大竞争者为熵基科技、达实智能和捷顺科技,中国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市场的前三大竞争者为熵基科技、华视电子和神思电子,中国生物识别考勤设备市场主要竞争者为熵基科技、得力集团和科密集团。
生物识别行业发展趋势
(1) 生物识别出入口管理发展趋势
未来, 基于管理方对人力成本的考虑,出入口管理控制领域下现行的人工管理与设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将逐步向自助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生物识别出入口管理市场作为生物识别设备及配套解决方案的重要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2) 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对实名制场景的要求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社会对安全要求的提高和认识的增强,我国身份核验目前正从初始的公安需求开始全面向各行各业发展, 包括航空、铁路、酒店、金融、校园和医院等。随着行业应用的延伸拓展,使得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大。
(3) 生物识别办公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舒适、便利、智能的工作方式的需求更加迫切,在办公的智能便捷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考勤开始成为行业趋势。未来随着生物识别办公行业的建设加速,以及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升级和融合发展,尤其是疫情下催生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考勤软件系统的发展,中国生物识别考勤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CT)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