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技术和数据集。以人工智能芯片为例,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逐步开展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研发,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已经突破50亿元。

2016-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有云天励飞、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科大讯飞等。

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云天励飞

经营范围优势: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数据库,计算机系统分析;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网络商务服务、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管理;从事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生物技术、化工产品、建筑建材、机械设备等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软件设计等。

海思半导体

产品覆盖优势:公司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光展锐

产品研发优势:产品涵盖2G/3G/4G/5G移动通信基带芯片、物联网芯片、射频芯片、无线连接芯片、安全芯片、电视芯片。在全球拥有14个技术研发中心,8个客户支持中心。

科大讯飞

市场地位优势: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多次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各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佳绩。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被任命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中游为技术层,主要包括智慧出入口管理、智慧身份核验、智慧办公产品及解决方案等技术。随着国内生物识别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生物识别领域规模不断扩大,据数据统计,我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4亿元,未来,伴随技术的革新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增多,中国生物识别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00亿元。

2015-2024年我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有熵基科技、海康威视、大华技术、神思电子、科密智能等。

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熵基科技

技术及研发优势: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了以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及多模态混合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核心技术架构。在单一生物识别领域,公司已研发推出指纹、人脸、指静脉、掌静脉、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品牌优势:公司致力于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并始终把品牌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经过多年深入耕耘,公司品牌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得诸多荣誉。

海康威视

技术研发优势:海康威视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可持续研发能力,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DVS板卡、BSV液晶拼接屏、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安防产品,并针对金融、公安、电讯、交通、司法、教育、电力、水利、军队等众多行业提供合适的细分产品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

大华技术

市场地位优势:大华股份2017年位列"全球安防50"全球第三名 。2017年位列国家软件企业百强第15位 ,连续12年荣获"中国安防十大品牌"

神思电子

产品应用领域优势:神思电子的身份认证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金融、公安、通信、医疗领域,连续中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总行、总部选型,服务奥运会、世博会、G20峰会、上合组织峰会,为中国的行业信息化、行业实名制、社会安全和诚信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密智能

经营范围优势: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软件开发;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办公用机械制造;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安全智能卡类设备和系统制造;密钥管理类设备和系统制造;软件批发;办公设备耗材批发;办公设备批发;银行POS机销售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生物识别行业产业链下游为应用市场,随着生物识别技术日趋成熟,生物识别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企业、政府和军方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需求方,合计占比达到71%;银行及金融、教育所占比重也在5%以上。

我国生物识别行业不同应用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CT)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研究与发展战略评估
        《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战略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在线旅游平台(OTA)交易规模已超万亿元 交通住宿为主要营收 同程用户数稳居第一

结构上,交通、住宿为在线旅游平台营收的主要组成部分。整体来看,2023年我国在线交通交易规模达7753亿元,占比70%;在线住宿交易规模达2568亿元,占比23%;在线度假交易规模达792亿元,占比7%。

2024年11月18日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运动相机行业规模扩大且中国市场增长快于全球 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改变

随着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人数持续上升和短视频用户规模扩大,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和出货量持续上升,预计到2027年将分别达到513.5亿元和6907.3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数据产量快增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迅速发展 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数据产量不断增长和利好政策持续推动,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亿元。同时,分布式文件存储优势地位逐渐凸显,市场规模占比逐年递增,2023年达到44.82%。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我国CAE软件行业分析:渗透率较低 增长空间广阔 国产化率有望不断提升

外企处于我国CAE 软件头部地位。2022 年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Ansys(17%)、西门子(15%)和达索系统(8%),均为国外厂商。

2024年11月07日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我国电子竞技行业收入及用户规模恢复增长 新旧资本加速更新迭代

不过,整体从市场来看,进入2024年,我国电子竞技市场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为120.27亿元,同比增长4.43%,扭转此前连续两年同比下降趋势。从结构来看,我国电子竞技行业主要收入来源为电竞游戏直播收入,占比达79.45%;赛事、俱乐部和其他收入分别占比8.86%、7.35%

2024年11月06日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分析:下载量及收入稳定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移动信息化的浪潮的兴起和成熟,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快速发展,收入规模及下载量稳定上升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在线语言学习APP行业收入达10.87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36.43%;在线语言学习APP下载量为2.31亿次。

2024年11月04日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政策推动叠加技术进步 我国智能工厂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汽车等领域渗透率较高

从区域分布看,江苏省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最多,超20家,湖北、山东、安徽、广东、福建、湖南、浙江、上海、重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均超10家。

2024年11月04日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供需发力+政策渐松 我国游戏游艺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为游戏游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4元,10年CAGR为7.5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4%,较2022年提升0.78%。

2024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