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市场潜力大 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需加速追赶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提升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及技术水平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重要环节。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马宏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之一,就是高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核心零部件是工业机器人的利润中心,尤其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是制约降低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最重要的因素。”马宏宾表示,近几年,机器人上市公司依靠国家财政补助政策生存的不在少数,上市公司并不一定代表技术研发的最高实力,从机器人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来看,国内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的企业净利润要高于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的上市公司。他认为,未来掌握核心技术的上游企业将会比行业内没有核心技术的上市公司更有话语权。

  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趋势渐明,众多原本依赖人工的制造企业纷纷选择引入机器人,代替传统劳动力。

  除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外,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增长也有其现实的需求。

  作为新兴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我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也面临着劳动力逐渐减少和老龄化加剧的现象,因此对机器人的需求倍增。

  马宏宾告诉记者,近十年来,工业机器人伴随着制造业不断发展,简单重复、枯燥乏味,以及危险的工作都能由机器人来做,这必然带动了机器人的市场需求。

  他指出,中国的机器人密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全球来看,机器人密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韩国、日本和德国。

  机器人密度是指每百万员工配套的机器人数量。马宏宾表示,韩国、日本和德国拥有机器人的数量是每百万员工拥有机器人300台-400台,而中国每百万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仅10余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机器人的数量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谓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工程院近日所做市场调研,被调查企业中,近65%的企业具有强烈“机器换人”意愿,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

  对于机器换人这一行动,库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关键技术经理AndreasSchuhbau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通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平均可以节省人工的1/3,劳动生产率可以平均提高25%,自动化降低了人员流动性,中国工厂的一般人员流动率在20%,而机器人可以12年坚守一个岗位。

  他同时也坦言,机器人自动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劳动率成本的变化,缩短交换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客户的意见可以随时直接向研发部门反馈。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显示,中国201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6.7万台,占到世界市场的约3成。该联合会预测称,中国市场2016~2019年将年均增长20%。到2019年占世界市场的4成。

  进口机器人占9成市场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国内机器人市场迅速升温,机器人产业可谓迅猛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实现了47%的高速增长,这并不是一个单月的现象,近年来机器人产业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

  我国虽然在机器人领域发展较快,但这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实现的,并不能掩盖技术落后和研发薄弱等问题。

  马宏宾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普通存在“缺少核心技术、缺少关键零部件、缺少高端产品”的现象。“我国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码垛机器人以及搬运机器人。

  他指出,当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软肋之一,就是高端、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约90%的份额,其中仅发那科、安川、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抢占了约65%的市场份额。

  “国内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足10%。其中,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和电子行业里的渗透率更低。”马宏宾强调,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控系统、伺服电机和减速机,高端工业机器人对技术门槛要求高,从软件角度来讲,涉及机器视觉、先进的控制理论、导航定位、人机交互等多方面技术。国内机器人上市公司在核心技术积累上下的功夫还不够,也并不一定有这方面的研究。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洪帅在接受采访时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市场销售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从应用面来看,低端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占各大企业市场销量的一半以上。”

  可以说,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缺乏行业标准等,已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政府补助依赖度高


  马宏宾手头有一份国内机器人上市公司分析报告,从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利润率、政府补贴等角度反映2016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发展情况,里面包括汇川技术、新时达、新松机器人、华昌达、埃斯顿等行业翘楚企业。报告显示,近两年,机器人上市公司依靠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生存的不在少数。且机器人行业呈现出“技术门槛高、智能水平低”“细分市场多、赚钱机会少”“投资资金大、企业体量小”等特点。

  国内的机器人产业,与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密不可分,在机器人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尤其依赖来自政府的财政补助。马宏宾举例说道,新松机器人2015年营业收入9亿元,净利润只有1.6亿元,其中政府补助就占公司净利润的21%。记者梳理机器人上市公司的财报发现,从上市的机器人项目制造商的财报来看,2016年,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数额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所占比重考察,占比最高者达63.62%,40%到60%之间的有三家公司,10到30%之间有四家,小于5%的有一家。上市公司新时达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9.57万元,同比增长19.42%,其中,该公司来自政府的补助就高达1239.38万元。

  “先比机器人上市公司,未上市的创业型企业营业收入中来自政府的补贴并不多。”马宏宾对记者说,以汇川技术为例,2015年公该司营业收入为15亿元,利润为4亿元,政府补助只占公司净利润的2.7%。

  从机器人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来看,国内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企业的净利润要高于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的上市企业。马宏宾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并不一定代表技术研发的最高实力,今后,谁在技术上占有优势,谁就将引领这个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大家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研发实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3D打印机制造所需物品,已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融入各种制造领域,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已突破219亿美元(约158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25年08月12日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3D食品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可食用材料来制造个性化食品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将数字建模与食品加工相结合,能够实现传统烹饪难以完成的复杂造型和营养配比。它不仅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更在营养、安全以及形状多样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近年得益于技术突破、消费需求升级及行业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5年08月11日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加速推进以及国内政策逐步放宽下,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38.9%;预计2025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增长至65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5年08月10日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以其颠覆性的潜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

2025年08月09日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