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标准,无从借鉴
汽车产业是机器人密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通过借鉴国外成熟模式,国内汽车制造自动化已很成熟,有的产线焊接、涂装、冲压等环节自动化率甚至高达 100%。
不同于汽车制造自动化可以借鉴国外成熟模式,中国集中了全球 70%的 3C 产品产能,虽然也从国外部分 3C 产品制造自动化模式中吸取一些经验,但是对于很多只有国内才有的制造环节无从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索,导致 3C 制造自动化程度提升缓慢。
由于缺乏实战,3C 制造自动化缺乏行业标准,对于用什么机器人解决,怎么解决都没有成熟的答案。
首先,各类解决方案对机器人类型的选择有待标准化。哪些环节适合使用 6 轴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 机器人还是双臂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怎么用都有待在实际应用中摸索。
其次,机器人生产商和 3C 制造商缺乏协同性。目前 3C 机器人通用性差,机器人生产商对 3C 制造商的生产工艺不了解,这导致机器人没法直接用于生产,相反 3C 制造商又大多不懂机器人,自己没能力研发。两方协同性的缺乏使得 3C 制造商和机器人厂商都在摸石头过河,效率不高。
2. 标准化、柔性化破除 3C 制造自动化主要障碍
机器人标准化和生产线柔性化可以解决 3C 制造自动化面临的大问题,包括 3C 制造商客户小而多导致的自动化难题、机器人生产商客户需求差异大导致研发困难和提供方案效率低等问题。
标准化机器人集成了多种基础功能,包括焊接、插件、检测、上下料等。标准化机器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标准化机器人大幅拓宽了需求量市场空间。从非标机器人升级为标准化机器人,需求方从单一客户扩展到多领域众多客户。
第二,标准机器人可以通过安装不同的附件,用于不同的制造环节,满足各种客户不同的需求,因此可以节约可发时间和开发成本,提高给客户提供方案的效率。
第三,机器人的标准化大幅降低售后维护的难度,便于 3C 厂商的工程师解决问题,因此不需要系统集成商负担大量维护成本,给系统集成商节省大笔费用。
柔性化生产线可以解决客户小而多,订单小而杂的自动化难题。
定制化需求的提升也使得柔性化成为必然趋势。当视觉系统检测到不同的产品到达加工位时,自动化更换附件,切换系统中对应产品的加工程序,如此可以做到不同产品高效自动化生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