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TIC行业企业分布:国企占比最高但民营企业快速崛起

        TIC 行业包括检测、检验和认证三大类。根据国家认监委的表述,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第三方检测行业通常也被称为 TIC 行业,包含检测(Testing),检验(Inspection)和认证(Certification)三大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

TIC行业分类

分类

定义

检测(Testing

指代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也就是依据技术标准和规范,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的结果为测试数据

检验(Inspection

指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动。也就是依靠人的经验和知识,利用测试数据或者其他评价信息,作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判定活动

认证(Certification

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也就是由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合格评定活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方检测行业在海外是成熟稳定的大市场,市场空间大,现金流好,检测机构先发优势显著,因此孕育了诸多的大型优秀企业,如 SGS、BV、Intertek 等。我国的第三方检测市场发展时间相对更短,但同样拥有市场空间广阔,重视企业公信力,经营活动现金流好等诸多优点。同时,第三方检测市场也具备中国市场独有的特点,如事业单位和国企占比仍然较高,增长动力仍然强劲等等。

        大行业,小公司 

        行业规模大,周期性较弱。TIC 行业市场空间广阔,且呈现出稳定高增长,周期性相对较弱。放眼全球市场,根据海外检测巨头 Bureau Veritas 的预测,目前全球 TIC 行业市场空间超过 2000 亿欧元,其中 40%属于第三方检测市场,也即第三方检测的市场空间超过 800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 6000 万元。而着眼于国内检测市场,根据认监委发布的《2018 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报告》,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营业收入从 2013 年的 1,399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81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5.0%,且近几年同比增速呈现逐年加速的趋势。此外,过去 5 年,年度增速最低的年份也超过 10%,行业不会大起大落,呈现弱周期性。

我国检验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认监委

        机构数量众多,单一企业份额占比较低。从 2013 年到 2018 年,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从 2.48 万个增长到 3.95 万个,年均复合增速为 9.7%。虽然行业里企业数量众多,但 96.3%的机构都是人数小于 100 人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由于机构数量多,因此每家机构的市场份额均不高,2016 年,前 8 位检测机构收入占比仅为 4.1%,前 20 位收入占比仅为 7.8%,前100 位收入占比仅为 19.4%。

 我国检验检测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认监委

        市场虽然分散,但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2016 年,人数大于 300 人的检测机构数量占比不到 1%,但收入占比达到 21%。人数大于 100 人的检测机构 2016 年数量占比不到 4%,但收入占比达到 45%。而 2018 年,规模以上(年收入 1000 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 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 76.5%,规模效应显著。

TIC行业小型和卫星企业数量占比最高(单位:%)
 
数据来源:认监委

TIC行业各种规模机构营业收入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认监委

        国企占比最高,但民营企业快速崛起  

        事业单位占比逐步减小,政企分离将继续推进。2014 年质检总局发布《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科学界定国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功能定位,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2015 年质检总局接着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质检系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和提升科技服务能力试点工作的方案》,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任务,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企业。而从实际数据来看,检验检测机构中事业单位数量占比从 2013 年的 43%下降至 2018 年的 28%,显示出政企分离效果显著,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完善。 

        国有检测机构仍占主导,但民营企业快速崛起。2017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的检测企业为 49.7%,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民营企业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从 2013 年到 2018 年,民营企业占比从 27%逐步增长到 49%。

我国TIC检测机构类型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认监委

私营企业在我国TIC行业中份额不断提升(单位:%)
 
数据来源:认监委

        虽然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大幅提升,但大部分的规模还偏小。收入在 2016 年过亿的机构当中,民营企业仅有 30 家,而国有机构有 90 家,也就是说,民营企业里仅有 0.2%的机构收入过亿,而外资机构中有 11%收入过亿。而在收入前 100 名的检测机构中,国内民营企业仅有 9 家,而国有机构和外资分别为 70 家和 21 家;收入排名前 20 名的检测机构中,民营企业仅华测检测一家,外资企业占据了 10 家,国有企业 9 家;排名前 10 名的检测机构中,民营企业只有华测检测一家,外资企业有 6 家,国有机构 3 家。

TIC行业民营企业规模仍偏小(单位:家)
 
数据来源:认监委

TIC行业各个收入范围企业占比(单位:%)
 
数据来源:认监委

资料来源:认监委,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