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云端服务瓶颈凸显 “云+网”融合推动云服务越升新境


  尽管全球经济大环境依然充满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出海”势头却仍不减。咨询公司博然思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并购市场上,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加快,为全球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贝恩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900亿美元。经历了多年的沉淀,云服务市场终于迎来了爆发的前夜。然而,随着业务量与访问需求的不断增长,云服务厂商的服务质量却未能得以同步提升,在云访问与管理方面存在的数据延迟、卡顿等问题,已经成为云用户投诉的焦点。云服务厂商亟须寻找到一个更合理的技术方案,以破解当下这一困局。
 
  云端服务瓶颈凸显 全球化服务遭遇巨大挑战
 
  事实上,云服务厂商在开展业务初期,由于业务量和目标群体市场尚处于培育阶段,并未太多遇到因网络质量问题带来的服务压力。然而,目前云部署已进入常态化,云访问质量特别是付费VIP用户的云应用体验,已经成为衡量云服务厂商实力,关乎投资人信心的关键指标之一。云之间同步数据慢、客户使用时频繁投诉、跨国传输、安全性等均成为当下云服务厂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境内云还是境外云,随着业务量和辐射范围达到一定层级之后,就会面临互联网网际桎梏给访问体验带来的负面损害,而这种损害在云服务全球化的时代,以传统思考方式来看似乎是无法解决的。
 
  云服务厂商高度依赖IDC 传统方案如同扬汤止沸
 
  业内人士认为,提升云服务质量希望不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期,究其根源是云服务厂商的数据库、服务器部署高度依赖于IDC,而IDC的互联网出口被传统ISP运营商所把控。ISP运营商服务只保证路由可达,并不保证品质,使得很多交互性较强的应用频繁出现等待、超时等问题。特别是在不同ISP运营商,或者同一个ISP运营商内部不同AS自治区域内,数据交互延迟是很难避免的。为满足用户在全球数据存储、访问和全球化响应方面的需要,在陌生的ISP环境下,云服务厂商高度依赖跨海光缆进行数据传输的业务,其时效性和安全性就很难得以可靠保障,也无法令客户满意。
 
  也许对于业务量有限且服务特定区域的云服务厂商来说,向ISP运营商购买更大带宽,为客户部署专线,是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但推高了其运营成本和部署周期。但对于需要全球部署,全球响应的云服务厂商来说,这种饮鸩止渴式的解决方法,显然无助于推动云服务商走得更远。
 
  因此,海外云服务不能完全押宝于购买专线。云服务厂商为什么不跳出“路轨”之外,在转换效率和“出行方式”上另辟蹊径呢?业内专家表示,“云”所面临的问题,不妨在“网”上寻找答案。
 
  “云+网”融合推动云服务越升新境
 
  现在,部分海外云服务厂商开始尝试引入“助手机制”,也就是第三方网络加速服务解决方案,通过大幅提高云访问速度,改善客户的使用体验。以目前业内曝光率较高的北京联宇益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SD-WAN+”广域网平台技术方案为例,联宇益通科技搭建了一个全球加速平台,其技术原理近似于在传统意义ISP体系之上,部署了又一层智能网络,利用分布在全球的400+节点,将用户智能地导入到这一平台当中。
 
  由于所有节点都具备多条ISP运营商出口,节点之间多点互联,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通信脉络,使用动态算法能够自动绕过网络淤塞,为用户自动选择延迟最低、丢包最少的线路进行数据传输。以往,对于有海外云访问需求的典型云服务场景而言,当访问的两点都在海外时,可以自动选取”伦敦—新德里“这样的捷径,而在传统云运营模式中,伦敦的访问需求要先进入云服务企业在国内的IDC,然后再转接到新德里。这属于跨越多个ISP区域之间的数据传输,不仅耗时更长,还可能出现不可抗的延迟和卡顿等问题。此外,还有一种服务模式是当旧金山直达东京的线路访问质量下降,不足以满足体验时,动态路由算法会将服务转接到“旧金山—首尔—东京“模式,或者其他更具效率的线路,以实现高质量的云访问服务。这一过程都是在网络中自动完成的,用户不会感知到这种切换带来的任何影响。这种服务模式只需要在私有云或公有云内部部署一台虚拟机作为接入设备,不仅投入和部署难度显著低于传统的专线模式,无形中也增加了一层VPN级别的加密保护措施,安全性更加可靠。
 
  除了多路径全球加速外,联宇益通科技还为云服务厂商提供了一种内容分层服务。对需要极高通信品质和访问速度的动态内容提供更多的保障资源,而将与之区别的低访问频次普通静态资源部署于普通云,不仅提升了动态资源的访问速度,也无形中降低了云用户购买服务的成本。
 
  未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启了全球云服务业务布局。无论是在不同区域选择多个云服务供应商,还是选择同步开启海外业务的本土云服务供应商,更好的网络访问品质以及更优质的云服务,始终是云服务厂商与云用户最大的诉求。因此,北京联宇益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云网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更好地服务云服务厂商。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2024年新发放游戏版号1416个,同比增长32%,2025年3月,129款国产游戏和5款进口游戏过审,版号发放数量和频率保持稳定,为AI游戏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地出台游戏行业支持政策,如北京鼓励游戏企业开展AI技术研发与应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上海打造AI游戏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吸

2025年04月14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