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经营模式多样 缺乏完善体系

        导读:2016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经营模式多样 缺乏完善体系。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业的必然选择。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我国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但保险行业却呈直线式上升,两者呈现出的关系表明,经济形势越不好,人们越需要保险。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互联保险行业规模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业的必然选择。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我国民间投资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但保险行业却呈直线式上升,两者呈现出的关系表明,经济形势越不好,人们越需要保险。”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黄震表示,随着风险事件的逐渐增多,公众对于保险的认知和参加意愿也越来越强烈。而互联网的加入,则为人们参加保险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今年上半年,保险统计数据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1881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301.97亿元,同比增长7.0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761.02亿元,同比增长45.02%;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59.33亿元,同比增长 89.37%;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90.49亿元,同比增长18.75%。

  黄震认为,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实现,互联网保险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具体到当前的发展现状,中国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伟认为,好的互联网保险一定是渠道、流量、产品、服务四位一体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保险公司可在渠道、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这四个方面创新。有前途的互联网保险一定是基于新技术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创新。场景化就是产品设计更多围绕用户的实际情况和消费习惯展开,其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保险核心竞争领域。

  此外,微云保贝CEO金辉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保险市场还存在消费者购险价格昂贵、条款复杂难懂、购险决策时知识信息不对称、售后服务体验差、理赔流程繁琐、出险后价格浮动等多个痛点,谁能为消费者解决这些问题,谁将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刘伟还表示,互联网保险和传统的互联网产品本身有非常大的差异。保险行业区别于第三方支付、P2P等领域,具有较强专业性,要跨界很困难,一家独大更难,所以目前互联网保险领域还难以诞生“独角兽”。

  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不仅有赖于技术做支撑,还要加强行业的信用建设,提升自律水平,在规范中创新,互联网保险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途。

  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数据公开,信息安全堪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公开与共享成为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但数据公开伴随着来自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争议,制约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大数据公开是一把刃剑,一方面数据公开,不仅为依托网络经营风险的互联网保险提供了更便捷准确的数据来源,促进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也将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二)经营模式多样,缺乏完善体系

  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第一,保险公司通过在公司官网提供产品报价,推出官网直销平台,如泰康在线;第二,保险公司选择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其网络平台如淘宝网、易保网、慧择网等;第三,保险企业出资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如新华世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第四,由云商集团成立专业保险销售公司,如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第五,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联合组建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多种多样的经营模式将进一步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三)产品品种单一,结构不甚平衡

  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以低价值、短期化、低黏度、标准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车险$简单的寿险和理财类保险等标准化产品,其他险种的比例很小,在契合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个性化产品方面,尤为缺少。更多相关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