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AIoT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政策叠加资金助力产业发展

       一、优势分析

       1.产业朝着增长期迈进

       我国AIoT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蓄力期朝产业增长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基础设施正快速完善、技术加速融合为产业加速发展打下基础。供给侧市场能量逐步显现,开始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企业生态和产品生态开始融合,市场壁垒将逐步减少。

AIoT产业发展历程

类别

产业早期

产业蓄力期

产业增长期

产业高速增长期

产业成熟期

底层建设

依托旧有基础设施;感知能力普及不足,数据收集意识较弱。

新型基础设施快速铺设;网联和数据采集能力开始普及;零碎的数据池产生。

多层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网联和数据采集能力基本普及;数据开始互通,数据池扩大。

AloT基础设施完善,足以支持各类AloT应用;网联和数据采集普及;大型数据池形成。

数据融汇,应用自然;配合未来新技术,开始建设新基础设施。

技术特征

物联、AI底层技术逐步成熟,但相互割裂,技术应用相对匮乏

AI应用技术发展迅速;AIloT快速融合。

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走向成熟,融合进入AIoT

各类技术充分渗透,形成海量数据+成熟Al+稳定连接+高等级安全保障

进阶AI技术和新型连接、感知技术诞生、应用。

发展驱动力

尚未形成产业整体市场;智能家居/硬件市场为主

供给侧市场为主。

供给侧: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平台市场、AI算法市场

需求侧:ToC市场为主,ToG市场开始快速增长,如公共事业等。

供给、需求开始平衡。供给侧:通信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区块链市场等

需求侧:ToC市场平稳增长,ToG市场社大,如智慧城市等

需求侧占主导。

需求侧:ToCToG市场稔定增长;ToB市场快速膨胀,例如高等级智慧工业、车联网等产业级应用市场等

需求侧占绝对主导。市场整体成熟、稳定。

市场特征

市场形态:①ToC设备巿场逐渐成长;②市场成星状。

竞争格局:①头部企业积极布局,企业数量飞速增加;②端侧市场格局逐渐形成。云和用市场零碎。

市场形态:市场呈多个分散的网状。

竞争格局:平台层市场整合加速,各企业定位逐渐明晰

市场形态:市场各分散网状开始部分交叉。

竞争格局:①产业整体格局成型,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②应用市场较分散。

市场形态:市场呈完整网状。

竞争格局:①格局稳固;②新型企业仍然可依靠技术创新进入市场。

市场形态:市场呈完整片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我国AIoT产业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本身的优势,包括服务的和共享与服务水平。此外,AloT产业竞争还包括企业的硬实力,包括服务的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企业人才优势等。

我国AIoT产业竞争焦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AIoT产业的良性竞争很好的促进了产业需求、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发展,促进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服务与技术能力不断创新。为AIoT产业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AIoT产业的良性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劣势分析

       1.产业本身局限性

       (1)AIoT属于低频率,要求高,服务周期长的产业,消费行为不能随时发生,频次高且要求高。

       (2)AIoT传统产业通过中间信息不对称赚钱模式价格透明,缺乏盈利点。

       2.平台管理水平落后

       (1)没有解决AIoT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天然矛盾。

       (2)部分AIoT企业对加盟者审核不严格,导致服务水平层次不齐。

       (3)AloT产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压缩原材料,严重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

       3.供应链整合度低

       (1)AIoT产业供应链涉及品类繁多,小型企业难以为继,初期投入过大,打不起价格战

       (2)AIoT产业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成本高。

       4.产业服务无序化

       (1)AloT产业标准不成体系,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等个人等个人能力,难以规划管理与复制。

       (2)AloT产业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监管缺失,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5.研发设计能力不足

       (1)AIoT产业研发设计人才供需失衡,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AIoT产业设计与市场需求不符,交付给消费者的设计产品匹配性不足。

我国AIoT产业劣势分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支持

       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AIoT行业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并进行战略布局,以争取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动权。于此同时,我国也在AIoT领域战略布局,“十三五”期间,国家强调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渗透;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这一举措被看作是万物智联时代的开端;2020年,国家强调发展“新基建”,即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 

各国AIoT领域战略布局

国家

战略布局

中国

200911月,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其中明确提及物联网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2020年,国家强调发展新基建,即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

美国

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能源作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即美国物联网战略。

20202月底,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首年年度报告》,报告阐述了美国AI的进展,同时强调了六个关键政策和做法。

欧盟

20096月,欧盟委员会递交了全球首个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14项物联网行动计划。

2020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强调欧洲的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提高AI领域的创新能力,同时促进道德、可信赖AI技术在欧洲经济领域的应用。

日韩

20191月,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制定并发布了数据与人工智能经济激活计划,目的是促进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20186月,日本政府提出新的人工智能战略集成创新战略,同时设立集成创新战略促进委员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资金支持

       我国AIoT产业覆盖群体较大,市场空间与产值足够大,好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必然带来较大的回报,因此产业也越来越受到资本与企业的重视。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共发生1718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18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峰值,为420起,增速为3.7%,但2019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降。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总融资金额达1919亿元。其中2018年总融资金额最高,为6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9%。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金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成熟项目中单笔最大融资额TOP5企业分别为商汤科技、旷视、金山云、普强信息、明略科技。

我国AIoT领域成熟项目中单笔最大融资额TOP5企业

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

融资轮次

单轮融资额(亿元)

商汤科技

AI公司

D

66

旷视

AI公司

D

52

金山云

云计算公司

D

48

普强信息

AI公司

D

21

明略科技

数据服务

D

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海量连接产生交互及数据分析需求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更迭,我国物联网连接量迅猛增长。海量连接产生的交互及数据分析需求将促使loT与Al的更深融合。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连接量由2015年的6.7亿个增长至2018年的28.4亿个,预计2021年将达93.8亿个。

2015-2021年我国物联网连接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威胁分析

       (1)服务方面威胁

       我国AIoT产业服务方面威胁包括服务更新速度慢、服务不满足需求、信息不对称、咨询需求不足四个方面。

我国AIoT产业服务方面威胁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2)技术方面威胁

       我国AIoT产业进入洗牌期。下游相关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增长动力不足,产业融资集中于主流企业。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2021年中国AIoT(智能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