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IDC产业链分析:大机电设备投资成本最高 基础电信运营商占优势

       IDC是通过互联网为集中式收集、存储、处理和发送数据的设备提供运行维护的设施及相关服务体系。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IDC是大数据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承载云计算与5G等数字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IDC服务包括三大类型:基础服务、安全防护服务及增值服务。

IDC三大服务类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5G商业化进程步伐加快,VR/AR、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进一步发展,网络流量增量显著,下游需求者对IDC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日渐上升,同时,云计算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数据流量大规模增长带来企业和机构对数据计算、存储需求提升。2020年我国IDC行业市场规模为2021.4亿元,2024年有望达5361.2亿元。

2015-2024年我国IDC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IDC行业上游市场主体为电信运营商、IT软硬件提供商和其他配套资源提供商,为IDC服务商提供网络、软硬件设备、土地、电力等资源。中游市场主体为IDC服务商,负责为下游企业用户提供主机托管、服务器租赁、代运维服务、网络安全、CDN等服务。产业链下游市场由IDC需求方构成,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政府、制造等行业客户。

中国IDC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上游

       IDC成本支出由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组成,网络、电力及土地是IDC服务商在选址时重要衡量因素,在IDC建设投入成本中,大机电设备占比为65.9%,占据第一位。

2019年典型IDC建设投入成本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IDC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逐年增长,从2018年的3257亿元增至2020年的4166.8亿元。

2018-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IT投资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中游

       按照资源、模式划分,中国IDC市场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IDC服务商和云计算厂商。其中,基础电信运营商凭借其网络带宽和机房资源优势,占据整体市场份额达62%。

中国各类型IDC服务商优劣势

 

 

基础电信运营商

第三方IDC服务商

云计算厂商

传统IDC服务

优势

网络与机房资源丰富且资金雄厚,具有强品牌影响力与价格竞争力

服务方式灵活度较高,可提供BGP多线服务和定制化服务

资金实力雄厚,可承受高强度价格竞争

劣势

IDC服务种类及深度不足

基础资源受制于运营 商,议价能力较弱

数据中心运营能 力较弱,自建数 据中心较少

云服务

优势

可实现规模化云服务,网络与销售渠道优势较为明显

基础设施运维能力较强,部分企业开放能力加强

垂直专业领域技术领先,实施能力强

劣势

服务方式灵活度不高且产品开发周期长,中小型客户开拓能力弱

销售与技术能力不足

基础设施运维能力较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9年我国IDC行业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2021年中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产业链下游       

       IDC数据中心主要终端客户有互联网(含云计算)厂商、金融行业、制造行业、政府机构等客户,目前互联网客户(含云计算厂商)仍为主要客户群体,占60%以上份额,其对于IDC服务的价格较为敏感,且要求IDC网络传输速率高、部署快以及单机供电密度高。

2019年我国IDC服务下游客户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类型客户对IDC服务的需求特征

客户类型

机房规模

设备等级

价格敏感度

选址集中度

低时延

互联网行业

★★★★★

★★★★★

★★★★★

★★★★★

★★★★★

云厂商

★★★★

★★★★★

★★★★★

★★★★

★★★★★

金融行业

★★★

★★★★★

★★

★★★

★★★★★

制造业

★★★★

政府机构

★★★

视频/媒体

★★

★★

★★★

★★★

游戏行业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IDC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商机前瞻
        《2021年中国IDC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商机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全球AI视频生成行业投融资火热 BC端持续探索商业化路径 可灵头部地位稳固

AI视频生成技术逐步从实验阶段迈向实用化,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AI视频生成在B、C端持续渗透并不断探索商业化路径,全球AI视频生成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2025年06月30日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应用拓展+前沿技术融合驱动 我国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破百亿元指日可待

我国人机界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70亿元,预计到2029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目前,行业已经形成典型的极高寡占型市场格局,德国西门子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驱动人机界面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6月20日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中国工业现代化升级 数控系统行业空间庞大 高档型增长趋势明显、国产化需求迫切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价值量占比高达55%。数控系统装备的机床大大提高了零件加工的精度、速度和效率。近年来,为了提高工业竞争力,我国正由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发展,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稳步提升,带动数控系统行业发展。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我国智能安防行业:5G、AI技术融合提供发展新契机 出海拓展市场为重要趋势

安防系统是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安防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并在多领域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智能安防已经从传统的物理安防、数字安防发展到了智能化安防的新阶段。

2025年06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