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约车变黑车源于供给不足 或应适当放宽条件限制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P2P租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随着网约车平台对非京牌车的限制,黑车市场有抬头趋势,一些黑车司机则明确表示,自己曾经是开网约车的,但是现在“不好干”了,转而开起了黑车。

  《 “黑车”重新抬头,可以说是市场对网约车政策的一种自发回应。“黑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政策“温度计”的作用,由之也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治理警示。

  部分网约车变黑车

  据《新京报》报道,根据“滴滴出行”公布的3月份北京地区不同时段快车打车的成功率数据显示,打车成功率最高的时段为10点至17点,平均成功率在83.2%;最低为21点至23点,平均成功率仅为54.1%,接近一半的用户叫车需求无法被有效满足,供需明显失衡。

  如今,北京网约车新政过渡期进入最后一个月倒计时,随着网约车平台对非京牌车的限制,黑车市场有抬头趋势,一些黑车司机则明确表示,自己曾经是开网约车的,但是现在“不好干”了,转而开起了黑车。

  多名夜间出行的乘客,均表示现在夜里出行想要打上网约车难度提高,有的人不得已选择相对方便的黑车出行。

  在朝阳大悦城、三里屯、劲松、四惠等地打到黑车。其中,司机要价均高于正常打车价格一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康明认为,乘坐黑车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乘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他表示,黑车的存在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黑车的准入门槛低,车辆本身的安全措施少,比如,车辆的质量、报废时限等都没有标准,安全隐患较高。也导致一种不公平竞争。

  新华社:让百姓既能绿色出行,也能享受便捷

  去年10月份,新华社就曾报道,在深圳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江剑波表示,2015年7月,他所在村庄共有11人在深圳开专车,现在还在开的只有2人,其余多数都去开黑车了。在有着900多人的“济南专车”的QQ 群里看到,大部分人已改行,有的转行开黑车,经常讨论什么地方接客无人监管。家住北京望京附近的市民吕先生表示,之前晚上地铁站外一般有两三台黑车,现在拉活的黑车明显多了。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治理“城市脖首要的就是严控人口规模,出租汽车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未来发展必然涉及人口规模调控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导向。同时,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也是“老大难”问题,而外埠车辆长期在大城市占用道路进行经营活动,也会进一步加大治堵困难。

  对于适度调控网约车市场规模,北京市交通委表示,要鼓励公共交通优先,北京正在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力争让百姓既能绿色出行,也能享受便捷。

  不过,出行的需求仍然存在。滴滴出行去年6月发布的《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仅在北京地区每天来往于地铁站和写字楼、商惩住宅之间的网约车出行就 有27.8万人次。与此同时,1995年由住建部主导出台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曾对城市出租车数量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 辆,按照这一标准,除北京、上海外,国内多数大城市出租车数量都不达标。

  中国青年报:“黑车”抬头是来自市场的警示

  《中国青年报》评论表示,一些网约车因为不符合要求而被挤出,部分车辆被迫重归“黑车”身份,打不到网约车的市民被分流到“黑车”市常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说网约车政策带来的打车难度的加大,其后果多是由个人来承受,那么重新多起来的“黑车”问题,其所指向的管理压力,显然当由相关部门来承担。

  “黑车”重新抬头,可以说是市场对网约车政策的一种自发回应。“黑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政策“温度计”的作用,由之也展现出不可忽视的治理警示。它说明,人们有着更高质量、更多元的出行需求,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就业也需要网约车这样的有益补充。相关管理政策的取舍若不能在这两个方面作出足够精准的回应,回避其社会影响,已然难言妥善。

  网约车被视为一场社会出行方式意义上的变革,也是互联网红利在交通出行领域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可在一些城市高门槛的准入条件下,这场变革的含金量还有多高,恐怕不容乐观。因此,面对“黑车”的抬头趋势,相关部门不能只想着加大执法力度,更有必要对网约车政策加以重新审视,根据过渡期的市场反馈重新估量其给社会带来的综合影响,从而客观评价政策的合理性与可改善空间,这或也是政策预留过渡期的最重要意义所在。

  法制日报:网约车变黑车源于供给不足

  《法制日报》评论称,外地牌照的网约车缺少合法身份,于是又回到黑车行列。而这种“回归”,不但使得黑车司机面临违法风险,乘客也面临安全隐患。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对黑车拉客还采取过去的治理模式,恐怕又将上演“猫鼠游戏”——执法者千方百计去围堵,而黑车司机千方百计逃避打击。这种治理成本不低,效果也不理想。调研人员以为,治理黑车“死灰复燃”,必须增加交通服务供给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尤其是在晚上21点至23点这样的时间段以及城市郊区。

  增加交通服务供给应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弥补公共交通服务短板。到了晚上,不仅地铁以及大多数公交车会陆续停运,一些出租车司机也回家休息,市民出行难的问题无疑更加突出。据报道,上海地铁现在好多线路,逢周末末班车都延长到了零点以后,这是解决深夜市民出行难的一种善举。但仅地铁在周末延长服务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公交车服务时间、服务线路作出适当调整。

  其次是鼓励市场交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既可以鼓励出租车在夜间、公共交通服务薄弱的地区适当增加供给,也可以鼓励网约车平台在打车难的时间段和地点增加服务——通过大数据应该不难发现以上交通痛点。具体的鼓励方式可以是财政适当补贴,也可以是适当减税。辅之以政策鼓励,出租车、网约车应该能够弥补公共交通短板。

  只有增加合法的交通服务供给,市民才不会乘坐黑车。对黑车非法运营也要持续治理以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乘客权益。但关键不是打击黑车,而是需要正视网约车新政实施后,打车难、打车贵这些老问题再次出现。假如通过增加公共交通、鼓励出租车网约车仍无法解决市民出行难题,适当放宽对网约车的条件限制,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