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第三方支付渐现群雄割据趋势

        导读:第三方支付渐现群雄割据趋势。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无疑具有巨大的天然优势,依靠着淘宝和腾讯这两大“母体”平台的资源,这两家支付机构与生俱来地享有用户黏性高、新用户转换成本低的先天因素。

       参考《中国第三支付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12-2016)

        三年前的今天,央行首次向支付宝、易宝支付、快钱、财付通、银联、汇付天下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支付行业正式获得认可;三年后,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经多达250余家;交易规模也已经从2010年的5.1万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7.2万亿元。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捷,低成本在金融市场掀起了巨浪,而在发展的浪潮中,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有限的市场内走出自己的特色。
  现状 差异化经营各具特色
■电商背景好乘凉
■代表:支付宝、财付通

  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无疑具有巨大的天然优势,依靠着淘宝和腾讯这两大“母体”平台的资源,这两家支付机构与生俱来地享有用户黏性高、新用户转换成本低的先天因素。
  在淘宝购物的用户已习惯用支付宝付款,而将腾讯注册用户转换成财付通用户,用“QQ钱包”一键转换便能实现。2010年,支付宝注册用户就已突破3亿,财付通公布的数字是1.5亿,远高于其他竞争对手仅百万级的数量。这两大巨头之间的火药味渐浓,先是春节前在打车软件上较量一番,春节期间又通过“抢红包”与“讨红包”掀起移动支付用户争夺战。
■手机刷卡器一招鲜
■代表:拉卡拉

  手机刷卡器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是再方便不过的移动支付产品了,一台小小的手机刷卡器能够轻松完成转账、汇款、支付等多种功能。在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拉卡拉主打手机刷卡产品,客户无需网银,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办理各项业务。
  今年3月中旬,拉卡拉还推出了为小微商户定制的一款新型线下收单产品——拉卡拉手机收款宝,上市一个月的累计销量就已超过50万台。数据显示,目前支付行业线下POS收单和互联网收单分别占比59.8%和33.5%,线下刷卡仍是主流支付方式。
■P2P平台资金通道全包揽
■代表:汇付天下

  汇付天下专攻金融支付领域。汇付天下定位于金融支付专家,提供网上支付、基金理财、POS收单、移动支付等全方位支付服务,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在产业链支付领域,汇付天下创新研发的“钱管家”系统致力于提升传统分销行业的电子商务水平,已得到了诸多行业的广泛应用;在基金理财领域,汇付天下创新推出一站式理财平台“天天盈”,该平台实名注册用户数已近200万,支持48家基金公司、33家银行和上千只热门基金申购的一站式服务。
“国字号”生活服务接地气
■代表:银联在线、国付宝

  银联在线则借老牌国企的品牌优势,较早布局支付领域,其依托与发卡银行的合作,全面支持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在线下收单、在线支付等业务上占据绝对的市场优势。
  面对诸如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向线下的渗透,这两年的创新布局包括银联在线支付、移动支付TSM平台、“银联钱包”三部分业务,争夺移动支付市场。国付宝同样是有国字背景的企业,在线购买火车票等一些政府部门的服务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深入行业为企业加速
■代表:快钱、易宝

  以易宝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公司把业务发展重点放在行业企业客户上,通过深入挖掘细分行业的支付需求,在航空、数字娱乐、行政教育、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进行拓展,做细分行业市场的支付解决方案。2013年9月,易宝再次首批获得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牌照,加速国际化进度;2014年初并购上海和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对资金效率的需求,快钱致力于利用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打造专业高效的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获取和优化现金流,从而加速企业发展。
  回顾 三年内第三方支付屡遭坎坷
  过去数年,第三方支付机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这也令传统商业银行、银联等“老大们”倍感压力。银联“收编”、银行调低“限额”、央行收紧监管等消息不时传出。
  银联与第三方支付行业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以前,传统收单市场一直是银联和商业银行两分天下。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几家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均通过与发卡行直接连接的方式开展互联网支付、POS收单、快捷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2013年8月,银联推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督促各成员银行统一行动,逐步将非金融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迁移至银联网。随即,第三方支付的代表支付宝以众所周知的原因宣布停止线下收单业务,暗指中国银联的垄断、“收编”意图。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恩怨在今年3月掀起一轮舆论高峰。工、农、中、建四大行自2月底相继调低快捷支付限额,某第三方支付巨头频频以受害者形象示人,指责银行垄断。对于此次做出快捷支付额度调整的原因,银行方面的回答如出一辙,是出于客户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考虑,做出额度控制主要是为了客户的资金安全。但也有观点称,四大行这番举动是对快捷支付的“曲线制约”,由于快捷支付入口对银行活期存款冲击巨大, 而支付公司建立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闭环,也使得银行进一步沦为支付公司的后台“提款机”。
  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规模的迅速膨胀,央行作为监管机构也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其业务。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4月,央行及银监会联合下发“10号文”,要求银行设立与客户技术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支付限额,包括单笔支付限额和日累计支付限额。至于限额是多少、临时期限有多长,由银行自己决定。这也被视为官方允许银行自行调整快捷支付限额。
  展望 移动支付成下一轮竞争重点
  如果说电子商务的崛起成就了第三方支付的第一个黄金十年,而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下一轮变革的重点主要来自于移动支付。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随着用户对移动支付接受程度的不断加深,特别是重要企业对移动支付市场和用户的培育,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易观国际的预测,2014-2016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率将分别为49.2%、44.3%、39.4%,而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率将分别为90%、67.5%、50.7%。到了2016年移动支付规模将达到4.1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3.8倍,而同期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长只有两倍。
  专家表示,在移动支付的冲击下,未来几年内,第三方支付将迎来洗牌期。目前250余家获牌企业中,最终能够健康存活下来的将不到100家,90%的市场份额将会集中在10家企业手中。
  在这轮竞争中,移动支付成为各企业发力重点。例如,互联网巨头腾讯把其QQ时代积累的用户移植到微信端并发力微信支付,2014年新春,被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的微信红包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先机;接着阿里也毫不示弱,与腾讯在移动打车市场展开残酷厮杀,此外全面实施支付宝钱包服务窗战略,进驻多个领域,构建全新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而易宝支付则继续依托行业优势,用“一键支付”征战数字娱乐、航旅、行政教育等行业支付领域。易宝支付CEO唐彬指出,移动互联网给支付带来巨大机会,相对于以前的线上支付,移动将整个市场想象空间增加了10倍以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