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竞争情况分析:京东、阿里、苏宁占据主要市场

        数字化采购是指供应商和企业用户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和云端协同。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采购管理数字化进程加快,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市场规模为590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4%;2020年,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市场规模为880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9.3%。

2016-2020年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企业商业模式划分,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主要参与者可分为交易型SaaS、管理工具型、平台型。按照产品和服务形态划分,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主要参与者可分为咨询与技术开发型、综合型与垂直型。按照采购品类和支出类型划分,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主要参与者可分为生产性物资、非生性物资。

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主要参与者分类

划分依据

分类

简介

代表企业

按照企业商业模式划分

交易型SaaS

深耕垂直领域SaaS系统构建和采购供应链体系建设,多数由零售企业或者互联网公司转型而来。

京东企业购、苏宁B2B、米思米等。

管理工具型

SaaS的形态部署在云上,过程中不参与交易。

-

提高单一企业的协同效率、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功能。

-

平台型

通过平台撮合交易,以把客户和供应商联系起来作为主要目的。

1688,淘宝企业

按照产品和服务形态划分

咨询与技术开发型

部分大型的央企、国企、军工企业、涉密企业和事业单位,在企业管理架构中并不会将采购作为独立的一个模块,他们更多的把采购数字化管理定义为整个企业信息化架构的一环,不会将采购SaaS并入自身管理系统。

咨询公司-IBM、东软集团、赛意信息、汉得等。

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咨询公司、软件开发公司也包括在此赛道内。他们既做云技术开发,也没有放弃本地的头部客户。

综合型与垂直型

以企业采购服务和采购供应链建设为主要目的,提供定制化SaaSaPaaS产品。有可细分为综合型平台和垂直型平台。

综合型平台代表企业包括苏宁大客户、京东企业业务、阿里企业采购体系;垂直型平台代表企业包括易派客、震坤行、海尔企业购

按照采购品类和支出类型划分

生产性物资

侧重于生产管理物资,主要满足企业生产性需求。类物资往往品控严格、成本高昂。

甄云科技、易采通。

非生性物资

侧重非生产物资管理,注重挖掘基础业务层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采购“降本”。

甄云科技、商越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形态、采购品类和支出类型三个维度出发,京东企业业务、阿里企业采购体系、苏宁大客户占据主要市场。

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主要参与者优势

企业名称

优势

京东

根据不同企业不同需求场景,提供中采云、京采云、慧采、VOP、锦礼、翼采和蓝海豚多平台解决方案,从不同角度解决企业痛点。按照企业全生命周期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资源要求的最佳组合。

阿里

1688大企业采购、1688企业汇采、1688工业市场、天猫企业购、钉钉智能办公企业店以及淘宝企业服务等多个平台。工具+市场+数据服务的创新综合解决方案,从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解决企业的采购痛点。

苏宁

苏宁大客户利用双线优势,建立了苏宁易企购、专属商城、品加商城、苏宁礼遇、API商城五大产品解决方案。以专属商城为例,企业没有能力搭建互联网不要紧,苏宁免费帮你搭企业专属商城,这是苏宁特有的优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京东企业业务、阿里企业采购体系和苏宁大客户在数字化采购行业中的市占率分别为52.3%、30.1%、12.5%。

我国数字化采购行业市占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数字化采购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化采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