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优劣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金融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一、优势
       (一)加速金融脱媒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金融模式将“主战场”放在了线上的金融交易平台上,资金的供需双方事先了直接对接,无需再去经过线下网点繁琐的手续与排队等,降低了交易成本,直接提高了投融资的效率。
       (二)商业模式的创新
       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大量数据产生价值,云计算、神经网络等更使数据挖掘和分析成为可能,金融数据挖掘将会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必经之路。未来金融行业的价值将更多通过充分挖掘互联网客户数据资源,并开发、设计针对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来创造和实现价值,从而实现“长尾效应”。
       (三)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高效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企业与客户的资信情况,并通过数据有效组织、排序、检索和匹配,形成完备的数据库,建立企业自己的征信体系,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拓宽了融资渠道。
       (四)助推金融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业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创新,间接推动金融业向注重客户体验、便捷高效、低成本、广覆盖的方向发展。
       二、劣势
       (一)有效信用信息获取困难
       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无法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公司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核完全依赖各公司自身的审核技术和策略,独立采集、分析,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正是信用信息交流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很难形成有效的事后惩戒机制。而且借款人违约成本低导致的违约事项层出不迭,对行业的长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互联网金融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这不得不要求公司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关注技术创新领域,否则可能就会遭到行业的淘汰。其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缺陷构成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比如不完善的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TCP/IP 协议的安全性较差,加之计算机病毒以及电脑黑客高手的攻击,都极易引起交易主体的资金损失。
       (三)行业缺乏明确的金融法律法规
       目前金融法律法规都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制定的,已不适应如今互联网时代下金融行业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资格认证、交易者有效信用信息、电子合同有效性的确认等方面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三、机会
       (一)全方位的服务
       互联网金融的关注点聚焦在大众群体,以“长尾”理论为著称。特别是以前通过传统金融体系难以获得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也可以通过线上渠道的金融平台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金融数据挖掘,既能设计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专业化产品与服务,也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开拓新的潜在客户。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大数据早已渗透到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中,企业从不断生成的交易数据中获取有关消费者、供应商等多方面的信息,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征信系统”。当然只有数据是不够的,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云计算的出现为有效解决大数据信息处理提供了可能,通过系统专业的筛选、提炼、统计、分析、应用,提高了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成本,使数据商业价值。
       (三)投融资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央行不断地下调存款利率,大众对银行存款的兴趣逐渐丧失。而互联网金融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能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便捷与交互服务,针对客户的需求反应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不断提升,大众可接受程度明显增强,互联网金融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四、威胁
       (一)发展风险凸显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诸多问题有待破解,为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目前的征信体系尚不具备完善的系统及监管和法律约束的相对薄弱,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比较容易产生非法集资、诈骗、行贿、洗钱、博彩等违法 违规行为。还有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收益风险提示不足,误导客户,案件防控问题突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
       (二)竞争加剧
       首先,与传统金融线下营销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互联网技术使金融业务成本大大降低,并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蓝海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机会,也必然让未来竞争变得复杂。其次,面对高利润率回报的巨大“蛋糕”,大批的互联网公司诞生、蜂拥而至,并携带自身的数据信息积累和挖掘等优势向证券行业渗透,进一步加剧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三)消费者保护不足
       在利用互联网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时,配套法规的缺乏容易导致交易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个人信息泄露及资金安全等突出问题。而且,电子货币发行商制定诸多“霸王条款”,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等无卡支付新技术也存在欺诈隐患。一旦出现问题都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3D打印机制造所需物品,已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融入各种制造领域,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已突破219亿美元(约158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25年08月12日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3D食品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可食用材料来制造个性化食品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将数字建模与食品加工相结合,能够实现传统烹饪难以完成的复杂造型和营养配比。它不仅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更在营养、安全以及形状多样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近年得益于技术突破、消费需求升级及行业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5年08月11日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加速推进以及国内政策逐步放宽下,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38.9%;预计2025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增长至65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5年08月10日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以其颠覆性的潜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

2025年08月09日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