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互联网1.0”到“互联网+”,未来成为历史,悲观变成贪婪。从理论准备、技术竞争、统一标准、乱象丛生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今日的“互联网+”,7年之痒,7年一个新版本。当对互联网的悲观论一直占据主流媒体的时候,互联网不会倒下。当所有人都不再担心互联网会崩溃,充满无限诱惑的时候,危机就要来了。“互联网+”,但愿后面加的不是危机。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专项分析与发展方向分析报告(2014-2019)
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人们从来没有这样乐观过。在1994年之前,看衰的远多于看好的。甚至在21世纪初几年,互联网即将崩溃的说法也甚嚣尘上。互联网总是在:STEP1——面临重大挑战,STEP2——提出解决方案,STEP3——新环境下解决方案又成为新问题,STEP4跳转到STEP2。挑战导致方案,方案成为问题,未来成为历史,已经N个循环了。这次,以“互联网+”为代表,乐观派占据压倒性优势。
第一个是理论准备阶段(1960年代),探讨的是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不同于电话网(集中方式)的、能够抗大规模核打击的数据通信网络。1960年代初,PaulBaran等人发表多篇论文,革命性地提出了包交换技术,认为理论上可以分布式组网,把原始消息分解为多个小信息包,各自去寻路,然后在接收端汇聚起来,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但当时通信占主流的是基于TDM技术的电信业,其所拥有的强大商业利益和政治影响力,以及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发展初期等原因,直接导致当时一些大牌计算机公司和电信公司,几乎都一致质疑包交换技术,认为没有它“未来”。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学界为后来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产业界主流观点认为没必要、不成熟或不可能,导致互联网的未来只停留在纸面上。前1.0时代的互联网,正在做理论和技术准备,存在少数人的脑海中。
实验探索阶段(1969年~1993年)。光有建立互联网的理论不够,还需要通过试验来验证组建互联网的可行性,以证明在现实中是有“未来”的。1969年阿帕网的诞生表明从工程技术上讲,组建基于包交换技术的网络用于计算机通信是完全可行的。1983年TCP/IP技术的方式规模成功应用表明,业界已经找到了这样的一种分布式、大规模和异构组网的技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有两个,一是证明包括TCP/IP在内的各种包交换技术,在工程上是完全可行的。二是电信业支持的X.25和ATM等技术,与以计算机业为主体支持的TCP/IP技术,展开了20多年激烈的技术竞赛。1.0时代的互联网,已有多种技术和工程实现,但各个门派的技术还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胜负难料。
一统江湖时期(1994年~2001年)。这一时期随着TCP/IP找到了WWW技术这样的“杀手级”应用,美国政府鼓励商用,以及随后资本的大规模介入,TCP/IP技术战胜X.25、FR和ATM等技术,成为唯一的大赢家,一统网络江湖。这一时期面临的最重要挑战,是统一后如何建设一个互联网新世界的问题,关于互联网“未来”的主要矛盾开始从外部转向内部。2.0时代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技术路线归一TCP/IP,搜索等各种WWW应用如雨后春笋,固定宽带大发展,期待用IPv6替代IPv4。同时,崩溃论也甚嚣尘上,电信业还在用软交换和NGN等技术做最后一搏。
乱象丛生阶段(2001年~2008年)。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3.0时代的开始。互联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是应用目的从教育科研的公益转向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用户群体从自律的科研人员转向普通大众,应用环境从数据为主走向话音和视频,接入方式从固定走向移动,终端从计算机转向手机和电视,互联网从资源、网络到应用,从管理、安全到政策等,都面临着诸多相互关联的关键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IPv6是在互联网还没有商用、安全问题还不突出的互联网2.0时代设计的,探索新环境下互联网的未来成为必然,“未来互联网”的说法在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以区别于2.0时代“下一代互联网”的说法。互联网的3.0时代,突然的大繁荣伴随着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各方疲于应付,重大技术创新处于蛰伏期,崩溃论依然有不小市场,电信业试图以“三网融合”的说法破局和遮羞。
移动互联网时代(2008年~2015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标志着4.0时代的开始,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开始从固定走向移动,终端从PC走向智能手机,应用模式从WEB走向App,服务方式从服务器走向云计算,应用从消费娱乐走向金融、生产等。4.0时代的互联网,一切皆移动,万物皆互联,乐观情绪日益高涨,互联网崩溃论几乎消失了,电信业高呼“去电信化”。
实体经济时代(2015年~)。互联网已经完成了移动化,网民红利消失,广义信息产业(媒体、通信等)改造完成,于是开始进入实体经济了。“互联网+”突然流行了,5.0时代的互联网无处不在了。互联网企业的说法,互联网行业的说法,将在这时消失。
未来成为历史,悲观变成贪婪。从理论准备、技术竞争、统一标准、乱象丛生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今日的“互联网+”,7年之痒,7年一个新版本。当对互联网的悲观论一直占据主流媒体的时候,互联网不会倒下。当所有人都不再担心互联网会崩溃,充满无限诱惑的时候,危机就要来了。“互联网+”,但愿后面加的不是危机。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