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谁是下一个社交巨头?

   导读:谁是下一个社交巨头? 其次,要留意手机与PC不同的功能性。建议大家留意知乎、唱吧、陌陌这些项目,知乎带来了架构上的变革,陌陌和唱吧发挥了移动的功能特征。明显的,51转型之后成为手游的推广基地,而QQ空间多年来第一次瘦身并且强化了拍照与移动图片处理功能(具有多种模版的QQ空间水印相机)。

   美国在线社交网络——在这里等

  在社交网络领域,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虽然尝试者数以千计,虽然以康盛创想的UCenter为代表的开源程序用类似Discuz!的方式提供,可是为什么SNS并没有像BBS那样遍地开花?

  为分析缘由,我比对了国内主要SNS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几次关键竞争格局。

  1、根据资料,Facebook诞生于2004年2月,QQ空间诞生于2005年4月,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诞生于2005年12月。因此,世界SNS今年十周岁,中国SNS今年九周岁。

  2、回顾中国SNS历史,主要的竞争者有: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51等。

  3、互联网项目的两大基本问题是用户规模与盈利模式。因此,我们的目光可以聚集到与这两个关键点相关的事件上。纵观历时9年的中国SNS竞争史,大致有3个关键节点:

  (1)、用户规模常规竞赛(2005年——2007年):√校内网(人人网前身)——同学录,用户数达到2000—3000万。√QQ空间——活动+QQ推广,活跃用户数过亿。√51——打工人群+网吧渠道,用户数达到7000万。

  (2)、边际需求大战——以抢车位、买卖朋友为代表的空间游戏大战(2008年——2010年):√开心网异军突起,以偷菜、抢车位、买卖朋友先声夺人,来势汹汹。√人人网快速跟进,用户数曾经达到1亿。√51挂挂、51游戏上线,引发争端。√QQ空间后发制人,迅速收官,2010年4季度财报显示空间用户超过4.8亿。

  (3)、盈利模式之战(2011年——2014年)√人人网、开心网未找到出路。√51转型专业游戏社区。、√QQ空间确立增值服务、开放平台、社交广告的复合盈利模式,成为腾讯家族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末,BusinessInsider编制的按用户人数排名的全球社交网络公司列表将QQ空间列为世界第3,中国第1的社交网络。

  这段历史从浅显的层面告诉我们如下结论:

  1、没有在本文提及的SNS先烈项目,最关键问题是没有解决用户规模问题。BBS方便运营者通过内容运作抓住用户,可是SNS只能通过抓住核心用户并促使核心用户产生UGC来实现内容生产。

  2、边际需求无法替代核心需求,只能作为补充。用边际需求建造的开心网怎么也无法转化成QQ空间。

  3、商业模式才是SNS最终的分水岭。这段历史从更深层面告诉我们,腾讯的QQ空间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1)、格局有人将上市当作终点,有人将上市当作起点,腾讯和QQ空间之所以牛,这就是一个启示。

  (2)、实力从QQ空间发展史来看,QQ空间在9年时间里几乎把握每一次重大的业务突破机会。√增值服务,对手:51;√实名社交,对手:人人网;√社交游戏,对手:开心网。业界天天抱怨山寨的背后,透露出的是恐惧。想没想过恐惧的原因?在丛林法则下,实力才是硬道理。

  (3)、坚持本质上说,社区属于“慢产品”。社区产品要具有用户基数和价值,需要很长时间积累。

  (4)、创新博客——SNS——移动化,由简入繁再由繁为简,QQ空间画出了一段不断创新的轨迹,这背后是腾讯技术驱动与务实的基因。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非常关键而敏感的一年,PC互联网的流量已经开始下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发式增长。在2014年之前,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和附属品,2014年之后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互抗衡又相互结合。

  在社交网络领域,我们要认识到以下一些信息:

  首先,开发APP与移动化是两回事。因此简简单单开发了APP的人人网和开心网暂时让人看不到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了QQ空间的举措:开发APP以跟随,打通手机QQ(这一点很厉害)、打通微信朋友圈。

  其次,要留意手机与PC不同的功能性。建议大家留意知乎、唱吧、陌陌这些项目,知乎带来了架构上的变革,陌陌和唱吧发挥了移动的功能特征。明显的,51转型之后成为手游的推广基地,而QQ空间多年来第一次瘦身并且强化了拍照与移动图片处理功能(具有多种模版的QQ空间水印相机)。

  最后,一定不要忘记移动化带来的革命——功能与场景的结合。可以预测的是,在前一波功能为先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结束之后,紧随其后的很可能就是移动的SNS之战。在大家认为微信微博一统江湖的时候,移动SNS很可能成为下一波的重点。至少目前我们已经看到资本开始青睐那些与O2O相关的垂直或者本地化的社交应用项目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