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功能不断拓展 我国机器人自主品牌日益壮大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机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机器人产业继续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展望2017年,赛迪智库有关专家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经营压力大、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行业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国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和应用行业进一步拓展,工业机器人产品销量不断分化,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

 

  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不断涌现,并将对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包括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在内的智能制造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日趋广泛。受国内外经济的综合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业企业对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自动化、智能化装备需求快速上升,我国机器人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6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29.1%。其中,8月份表现尤为突出,产量同比增长达到65.5%。

 

  预计2017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动力将增强,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有望改善,全球机器人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预计为13%,美洲和欧洲增长约8%,亚洲/澳大利亚增长约15%。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前两位预计依然是国防机器人和挤牛奶机器人。用于个人/家用的服务机器人预计会售出1000万台,且以吸尘、割草、擦窗等家政机器人以及娱乐休闲机器人为主。我国机器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随着《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内稳增长政策、地方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施,多地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同比增长预计可达到20%。

 

  2016年以来,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附加值高的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逐年提升,坐标机器人占比逐年下降,产品结构延续近几年不断优化态势。与2013年相比,2015年多关节机器人在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中的占比提升较快,而主要由三四轴机器人构成的坐标机器人占比下降了7%,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占比下降了14%。

 

  预计2017年,一方面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对国产机器人应用的推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机器人产业技术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关节机器人产品性能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企业也将不断优化产品,提高制造水平,我国机器人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2016年,机器人产品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功能,主要集中在搬运与上下料、焊接与钎焊、装配、涂层与封胶、加工等。2015年超过60%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搬运与上下料,总量为13529台,同比增长38.7%。国产机器人的第二大应用是焊接与钎焊,总量为3751台。其他应用于装配、涂层与封胶、加工、洁净室等的机器人销量均实现增长,其中用于加工的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90.7%。

 

  预计2017年,随着《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工程、安全生产少(无)人化专项工程和新的应用示范政策的不断落实,机器人应用将继续保持高度集中态势且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销量继续保持第一位,并广泛应用于塑料成型、金属铸造、码垛、机床加工、包装、冲压、锻造等领域;具有加工功能的机器人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应用于激光切割、机械切割、去毛刺、抛光等领域。

 

  2016年,机器人应用行业不断扩展,涉及到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餐饮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民经济35个行业种类、88个行业小类,与2014年相比拓展了6个行业种类、21个行业小类。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最多,分别占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18.8%、17.0%、14.8%和13.9%。

 

  预计2017年,机器人应用将进一步拓展。预计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最多;销量增长较快的行业预计有渔业、煤炭开采、皮革、毛坯制品、制鞋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餐饮业、教育、家具制造、纺织业等;此外有望延伸到劳动强度大的纺织、物流行业,危险程度高的国防军工、民爆行业,对产品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的制药、半导体、食品等行业,以及危害人类健康的陶瓷、制砖等行业。

 

  产品销量将现分化

 

  2016年,不同类型工业机器人销量走势延续2015年不断分化态势,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居于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坐标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中工厂用物流机器人增速最快,仅有平面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出现负增长。

 

  预计2017年,虽然影响行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由于应用机器人的优势较为明显,应用市场将继续快速发展,预计坐标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新装机量将继续分别占据第一、二位,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会继续加大;工厂用物流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新装机量增速有望继续超过其他种类的工业机器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2024年新发放游戏版号1416个,同比增长32%,2025年3月,129款国产游戏和5款进口游戏过审,版号发放数量和频率保持稳定,为AI游戏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地出台游戏行业支持政策,如北京鼓励游戏企业开展AI技术研发与应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上海打造AI游戏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吸

2025年04月14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