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公司凭啥就不行?

   导读: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公司凭啥就不行?中国的通信市场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铁塔公司的成立好像是对运营商的釜底抽薪,而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持续发放,也将整个市场的竞争推进到了新的战国时代。

中国移动互联市场专项分析与发展方向分析报告(2014-2019)

  据媒体报道,中移动近期正式启动了互联网公司筹备小组,筹备组组长由中国移动国际公司董事长兼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董事长林振辉兼任。

  此前,中国移动已经成立了国际公司、终端公司、财务公司和政企公司,只有互联网公司虽然中移动总裁李跃在2012年年底就曾表示将成立,直到今天也没有下文。如今,互联网公司的靴子也要落地,看来运营商的转型是要动真格的了。

  形势逼人,不转型就是等死

  中国的通信市场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铁塔公司的成立好像是对运营商的釜底抽薪,而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持续发放,也将整个市场的竞争推进到了新的战国时代。

  虽然这些因素到现在仍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冲击力,可未来的潜在冲突却不可避免,运营商们将陷入更为艰苦的市场竞争中,而互联网公司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更是让其如坐针毡。

  所以,运营商已经在业务发展上展现出新的思维,比如成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新媒体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主动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这将是运营商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死考验,互联网公司成功率会更高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国的三家运营商都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与此前被动的接受不同,运营商们已经变得正视现实,利用手中的资源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也寻求与互联网公司密切的合作,不再追求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而是实现多方的共赢。

  运营商们已经认清了当前的发展危机,在进行自我革命和转型方面表现的更为坚决,甚至当成了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环节,因此,这种形态下的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探索中将会取得比以前更好的效果,甚至是出人意料的成功。

  运营商们此前将所谓的业务转型看成可有可无,动作迟缓重视不够,所以处处受制于人,而破釜沉舟的运营商们显然具备了更好的成功基础。

  体制之筐,中国移动成也体制败也体制

  中国移动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转型之路,这是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的,但社会上却多是冷嘲热讽与唱衰。

  反正,如果中国移动做什么业务成功了,大家一定会说是垄断体制的硕果;反之,如果中国移动做什么业务失败了,大家也会说这是垄断体制惹的祸。

  体制是框,什么都可以向里装。但很多人却说不出来,体制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因此,说体制的问题,几乎等于没有说。运营商需要研究,到底因为体制的问题,导致了什么样的弊端,到底应该改变体制的哪些部分。

  应该肯定的说,现在阶段通信行业最大的阻力来自体制僵化,但这个僵化的责任却并非运营商内部,而是来自外部瞎指挥和乱插手,该放权的抓住不放,该监管的放手旁观,直接导致运营商无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成为被互联网公司嘲笑的对象。

  如果有些体制是不能或不可以改变的,那就要适应体制,在既定的体制下探索成功的路径。至于说成功的艰难,对于互联网公司也一样,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游戏规则,不适应就只能溺水

  中国移动的很多互联网业务创新走过的路都很艰难,成功的很少。之所以如此,原因自然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多个业务都是浅尝辄止,无法做到坚持,这是因为中国移动无法独立自主的在长期战略的基础上做出短期的牺牲,上级主管部门的赢利要求与KPI把其束缚住了手脚。

  二是中国移动长期业绩增长迅猛,公司上上下下并没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业务的发展不会全身心的投入。成了是锦上添花,败了也无足轻重,这样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不会有成功的机会。

  当然,其他的原因也不可忽视。中国移动再有钱,那也是国有企业,上面的婆婆妈妈甚多,并不能像其他互联网兄弟们一样大手大脚的烧钱,也不能像互联网先烈那样炒作出格甚至铤而走险。

  此外,运营商因为业务变化太快,人员能力与业务需求出现结构性偏差,组织结构也难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的竞争响应需要,这些因素同样困扰着运营商的未来发展。

  总之,中国移动要想在互联网业务上有一番作为,就需要按照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来行事,用种瓜的方法去种黄豆,也绝不可能在黄豆地里结出西瓜。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公司:这样做,我看行!

  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业务正在走向集中化,这也是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中国移动成立新媒体公司,是在前期业务基地的基础上对内容资源进行的再一次的整合,是适应互联网业务统一大平台的需要,具备成功的基本要素。而即将成立的互联网公司,应该是对平台和入口的一次大整合,与新媒体公司形成互相支撑、互相配合的局面。

  中国移动可以借鉴和效仿互联网公司的做法,自己只做投资人和业务支撑,至于公司运营,可以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甚至中国移动都可以充当天使投资人,最大程度的吸收资本市场的力量,给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创业者的身份,探索国有资本控制下的市场化互联网公司的新道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移动游戏已成为游戏行业最大细分市场 市场正步入以质量为核心精品化竞争时代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成功再创新高,并首次突破了3000亿大关。与此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点。

2025年03月10日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黑神话:悟空》成功破圈 我国端游市场持续复苏 行业供给侧有望不断改善

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连续4年实现上涨,主要得益于头部长青游戏的稳定表现以及多款跨端游戏在PC端同步发行,并且为行业迎来新用户潮。同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上线,也让我国各大厂商看到端游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的PC端游戏版号数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我国端游供给侧将持续改善。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手机棋牌游戏行业逐渐转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 市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手机棋牌游戏行业逐渐转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 市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棋牌游戏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截至2024年,我国手机棋牌游戏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59.74亿元。根据市场调研数据,中国手机棋牌游戏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和用户数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成为游戏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2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