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跨境电商新政两次延期未来仍存变数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近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平稳发展,经批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措施调整的过渡期将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而在2016年5月,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即继续按照试点模式进行监管。按照规定,今年5月跨境电商将不再享受政策红利。

  跨境电商新政为何一缓再缓?再获延长对企业以及消费者又有何影响?

  通关单难倒企业

  跨境电商的境外合作渠道较多,因此提交不了原产地证明,这会“卡死”多数跨境电商海外货品的过关。

  据了解,跨境电商继续按照试点模式进行监管是指对天津、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福州、平潭等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自过渡期实施以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稳发展,对引导企业积极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地方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从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安全健康的角度研究优化监管安排。为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经有关部门同意,上述过渡期进一步延长至2017年年底。

  但对相关企业也提出了要求。在过渡期期间,相关行业企业要强化自律,切实加强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加快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共同营造有利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实现监管模式的平稳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表述中,有非常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

  通关单难倒的不止一家企业。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新政第一次延缓的主要原因。

  “我们跨境电商不同于一般贸易商,境外合作渠道较多,有的不一定是商品生产方,因此提交不了原产地证明,这无疑会‘卡死’多数跨境电商海外货品的过关。”河南中大门保税区相关工作人员说,“而奶粉、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品类的注册和备案,又需要走流程,七八个月下来,难以预测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改变。”

  所谓通关单,是指由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对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的商品,采购者需提供包括原产地证书和检验检疫证书等材料,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须在食药监总局注册备案。企业完成报检获得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通关单后,才能向海关进行报关。

  因为很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多为海外“扫货”,即采购团队或买手在海外商超、卖场等大量购买商品,这种模式下跨境电商只能拿到商品的销售发票,显然无法取得原产地证及合同等单证。

  新政仍存变数

  有业内人士认为,“四八新政”在二次延期之后,最终有可能难以执行下去。

  其实,早在2016年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自此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进行了调整。

  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针对新政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新一轮调研,拟延长一年新政过渡期,除保留税率调整外,其他按照试点原有方式执行。

  值得期待的是,跨境电商新政在经历了两次延期之后,新政是否还会有其他变化,是否变得更加利好?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坦言,截至2017年缓冲期结束之前,新政仍存在变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新政过渡期的延长是为了让中小进口跨境电商有更充足的调整时间,让企业静下心来潜心打造企业品牌及增加商品的品类,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受到较大冲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此次新政过渡期延长对跨境电商行业是利好,尤其是保税进口模式跨境电商,对直邮(含拼邮)类海淘平台则影响不大。这无疑是面向消费者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刺激跨境商品进口消费,促进新消费。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从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来看,政策延期有一定的利好,但最关键是在这种“死缓”之下如何转危为安是根本性命题。或许,海外备仓、物流规划、上游渠道拓展会是活命的法宝。

  “任何政策的制定出台或调整的初心,都是通过为社会、经济和消费构建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旨在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更加高效,更好地发展,而非为了监管而监管,扼杀经济新活力,跨境电商零售相关政策亦不例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良策电商创始人孙彦良说。

  孙彦良还表示,从客观上讲,此次过渡期延迟到2017年年底,延迟并不意味着取消,只是在为行业、企业、配套资源和相关主管部门再留出一些时间来,以便更充分顺利地对接“正式执行期”,也是为行业提振信心。未来,只有那些深谋远虑、自律自强,有效地重构上游、备仓、物流等各方资源布局,重校商业模式,快速自我优化的企业才可能在这场全行业赛跑中生存下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3D打印机制造所需物品,已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融入各种制造领域,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已突破219亿美元(约158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25年08月12日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技术、需求及应用共驱下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快速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还未形成

3D食品打印是一种通过逐层堆叠可食用材料来制造个性化食品的新兴技术。这种技术将数字建模与食品加工相结合,能够实现传统烹饪难以完成的复杂造型和营养配比。它不仅满足了个性化需求,更在营养、安全以及形状多样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近年得益于技术突破、消费需求升级及行业应用的多元化拓展,全球3D食品打印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2025年08月11日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推进 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高阶智驾加速推进以及国内政策逐步放宽下,我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已达50亿元,同比增长38.9%;预计2025年我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增长至65亿元,同比增长30.0%。

2025年08月10日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政策技术共振 我国脑机接口进入由“实验室攻关”向“产业化落地”转型关键期

脑机接口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BCI,Brain-Computer Interface)技术以其颠覆性的潜力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焦点。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

2025年08月09日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智能算力租赁行业高速增长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价格竞争不断加剧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算力已然成为了一种关键的战略资源,从日常生活的智能应用,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变革,再到政府治理的高效推进,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算力的强力支撑。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爆发,算力需求更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需求快速释放 市场竞争格局多元 金山办公WPS Office处绝对领先地位

我国AI+办公软件行业已形成“头部引领、垂直深耕”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金山办公、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厂商通过技术堆叠实现全场景覆盖,而彩讯股份、福昕软件等垂直领域创新者聚焦单点突破,共同推动AI+办公从工具升级迈向以工作流为中心的智能体(Agent)生态重构。

2025年07月15日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数据量激增 企业级SSD行业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国产处加速追赶期 PCIe将持续渗透

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企业级SSD需求将快速增多。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国内数据生产总量将突破50ZB。2021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达31EB,预计2028年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容量将达119EB。

2025年07月15日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 政策助推国产份额提升 市场云端化趋势显著

PLM属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近年来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PLM软件行业前景广阔。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利好、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下游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需求爆发的推动下,显著增长。基于良好的工业软件发展环境,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挤压海外头部企业市场空间。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