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跨境电商新政两次延期未来仍存变数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近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平稳发展,经批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措施调整的过渡期将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而在2016年5月,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即继续按照试点模式进行监管。按照规定,今年5月跨境电商将不再享受政策红利。

  跨境电商新政为何一缓再缓?再获延长对企业以及消费者又有何影响?

  通关单难倒企业

  跨境电商的境外合作渠道较多,因此提交不了原产地证明,这会“卡死”多数跨境电商海外货品的过关。

  据了解,跨境电商继续按照试点模式进行监管是指对天津、上海、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重庆、福州、平潭等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自过渡期实施以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稳发展,对引导企业积极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地方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从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安全健康的角度研究优化监管安排。为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经有关部门同意,上述过渡期进一步延长至2017年年底。

  但对相关企业也提出了要求。在过渡期期间,相关行业企业要强化自律,切实加强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加快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共同营造有利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为实现监管模式的平稳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表述中,有非常重要的几个关键词:“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

  通关单难倒的不止一家企业。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新政第一次延缓的主要原因。

  “我们跨境电商不同于一般贸易商,境外合作渠道较多,有的不一定是商品生产方,因此提交不了原产地证明,这无疑会‘卡死’多数跨境电商海外货品的过关。”河南中大门保税区相关工作人员说,“而奶粉、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品类的注册和备案,又需要走流程,七八个月下来,难以预测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改变。”

  所谓通关单,是指由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对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的商品,采购者需提供包括原产地证书和检验检疫证书等材料,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须在食药监总局注册备案。企业完成报检获得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通关单后,才能向海关进行报关。

  因为很多跨境电商平台的供应链组织模式多为海外“扫货”,即采购团队或买手在海外商超、卖场等大量购买商品,这种模式下跨境电商只能拿到商品的销售发票,显然无法取得原产地证及合同等单证。

  新政仍存变数

  有业内人士认为,“四八新政”在二次延期之后,最终有可能难以执行下去。

  其实,早在2016年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自此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进行了调整。

  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针对新政的效果及影响进行了新一轮调研,拟延长一年新政过渡期,除保留税率调整外,其他按照试点原有方式执行。

  值得期待的是,跨境电商新政在经历了两次延期之后,新政是否还会有其他变化,是否变得更加利好?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坦言,截至2017年缓冲期结束之前,新政仍存在变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新政过渡期的延长是为了让中小进口跨境电商有更充足的调整时间,让企业静下心来潜心打造企业品牌及增加商品的品类,提高自身竞争力,避免受到较大冲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此次新政过渡期延长对跨境电商行业是利好,尤其是保税进口模式跨境电商,对直邮(含拼邮)类海淘平台则影响不大。这无疑是面向消费者继续释放“政策红利”,刺激跨境商品进口消费,促进新消费。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从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来看,政策延期有一定的利好,但最关键是在这种“死缓”之下如何转危为安是根本性命题。或许,海外备仓、物流规划、上游渠道拓展会是活命的法宝。

  “任何政策的制定出台或调整的初心,都是通过为社会、经济和消费构建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旨在促进行业更加健康、更加高效,更好地发展,而非为了监管而监管,扼杀经济新活力,跨境电商零售相关政策亦不例外。”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良策电商创始人孙彦良说。

  孙彦良还表示,从客观上讲,此次过渡期延迟到2017年年底,延迟并不意味着取消,只是在为行业、企业、配套资源和相关主管部门再留出一些时间来,以便更充分顺利地对接“正式执行期”,也是为行业提振信心。未来,只有那些深谋远虑、自律自强,有效地重构上游、备仓、物流等各方资源布局,重校商业模式,快速自我优化的企业才可能在这场全行业赛跑中生存下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2024年新发放游戏版号1416个,同比增长32%,2025年3月,129款国产游戏和5款进口游戏过审,版号发放数量和频率保持稳定,为AI游戏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地出台游戏行业支持政策,如北京鼓励游戏企业开展AI技术研发与应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上海打造AI游戏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吸

2025年04月14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智能计量行业正扩容 智能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智能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智能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智能电表安装是实现智能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智能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智能电表成智能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智能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智能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智能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智能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智能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