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其网络机构层次中,包括6个层次,分别是:(1)感知层,从工业物联网中获取网络状态信息和生产相关信息,提供给上层供分析决策,同时来执行来自上层的命令,实现对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2)网络层,从感知层获得状态信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路由决策,实现信息流的高效传输,通过学习和推理机制,进行网络优化;(3)工业云,工业云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工业环境中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等的动态管理和调配,提供平台、知识和数据等服务,实现生产、管理;(4)决策层,根据下层提供的信息和上层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决策,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自动控制。其他的两个层次是服务层和用户层。
图:工业互联网的层次架构
从工业互联网的层次架构中,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基于全面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网络、数据、安全是工业和互联网两个视角的共性基础和支撑。
网络,是工业系统互连和数据交换的基础,包括互连体系、标识解析等,表现为通过泛在互连的网络设施、标识解析体系,实现数据在各系统单元之间、商业主体之间的无缝传递,从而构建新型的机器通信,支撑实时感知、协同交互的生产模式。
数据,是工业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包括数据采集交换、集成处理、建模分析、优化决策等动能模块,表现为通过海量数据的采集交换、集成处理、边缘计算等复杂分析,形成企业运营的管理决策以及机器运转的控制指令,驱动机器设备、运营管理到商业活动的智能和优化。
安全,是网络与数据在工业应用中的安全保障,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控制在安全、数据安全等,表现为通过涵盖整个工业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避免网络设施和系统软件受到外部和内部的攻击,降低企业风险,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实现对工业和商业系统的全方位保护。
图:工业互联网体系构架
我们根据工业物联网的三大核心网络、数据、安全,进一步将工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拆解:(1)网络,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具体包含工业以太网、工业物联网、工业主干网等三个方面;(2)数据,由于涉及数据收集和处理两个步骤,因此包含数据感知与收集、数据处理与管理,具体涉及智能传感器、机器视觉和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3)安全,包含设备安全、网络安全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