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创新成果初步显现 工业互联网热启新工业革命

中国报告网相关行业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以融合创新为突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在加快走来。”日前举行的“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传来这样的讯息。


  在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下,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16年,我国制造企业创新活跃度提升,在新型网络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及安全保障等领域涌现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其中,12个优秀工业互联网案例、13个工业互联网验证示范平台在此次峰会上公布。来自德国工业4.0平台、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等国外产业组织的专家告诉《人民邮电》报记者,工业互联网在中国的热度和进度“令人吃惊”,特别是在新兴工业网络的整体探索与某些前瞻性的标准研究方面并不逊色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初步积累起独特优势。


  “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企业要抓住线上线下融合共进的机遇,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研发创新、平台发展、应用示范和产业培育。


 
 工业互联网:新工业革命总入口


  去年9月杭州G20峰会上,来自G20成员国、嘉宾国及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新工业革命”正在开启“新经济发展”的空间。


  专家认为,“新工业革命”在发达国家刚刚启幕,而中国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引领下,也启动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工业革命。目前,中国的IT、通信、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正在各类新型产业组织中全力靠拢,他们越早形成有效的合作,越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与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双重目标。


  全球工业界都在探索“新工业革命”的实现方式。德国工业界更加重视智能的设备和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系统集成。德国工业4.0平台秘书长亨宁·邦廷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近25%的德国企业已经切实采用工业4.0解决方案,并在提高供货质量、推动企业快速上市、提高生产效率和更灵活应对市场方面价值明显。德国工业界普遍认为,工业4.0平台为德国有组织过渡到数字经济提供支持,


  美国产业界更加注重物联网应用和软件。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架构工作组联合主席林诗万称:“工业互联网可以看作物联网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涵盖了几乎所有的产业行业,包括制造业。”这个组织并不研发标准,更像一个跨界的知识社区。在IIC看来,工业互联网不仅是设备本身的连接,还是端到端的连接,以及从设备、运营到业务系统的总体连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强调设备控制、运营、信息、应用和业务功能的总体融合,把数据分析放在中心位置。林诗万强调,软件在工业系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软件是实现智能化的唯一途径。


  中国已经将智能制造明确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智能制造“硬币的另一面”。信息通信业与工业企业正在合力缔造一张新的“网”,在其上,既有的工业能力得以虚拟、重组、优化与强化,并被快速汇聚与灵活调用。网络将既连接物与机器,也连接人与数字系统,最终在各类场景形成大大小小的CPS(赛博物理系统)。CPS的连接互交形成新的工业互联网。人们熟悉的物联网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有些系统并不与互联网直接相联,但通过企业的管理系统,最终也与互联网间接连接在一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表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已经制定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强调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安全是前提,并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


  
工业互联创新成果初步显现


  中国有中小工业企业36.5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7.4%。绝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在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拥有人才积淀的大型制造企业,具有创新优势的软件、互联网企业在这次“新工业革命”中被寄予厚望。


  目前,制造业、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最著名的龙头企业几乎都加入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经过一年多发展,该联盟已有309家成员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等中介组织,在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标准研制、试验验证、产业推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涌现出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工厂样板车间、海尔互联工厂、富士康“熄灯工厂”等新样本。


  三一集团建成的亚洲最大的单体智能车间,实现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物流、生产精确管控,效率提高24%,生产周期缩短28%,总体制造运营成本降低28%。以18号厂房为基础的“产品混装+流水模式”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正驱动全集团生产模式变革。


  海尔集团旗下的空调胶州工厂,借助全行业首个微服务智能生产平台,成为互联工厂的先驱。系统每天采集超过4000万条过程控制质量,关键工序方面做到了百万焊点零泄露。效率方面,支持定制化产品的柔性生产,人均效率提高一倍,用户订单响应时间缩短50%。构建的新型平台COSMO,已经走出海尔,为近百家外部公司提供从创意到协同设计、虚拟设计验证到持续迭代开发全流程服务,目前用户参与设计、用户体验驱动产品迭代的非家电类产品有19类。


  随着一批生产型企业转型为数据驱动型创新企业,工业互联网给制造企业带来崭新的发展模式与令人兴奋的市场前景。海尔等制造企业围绕最终用户,从交互、定制、研发、采纳、制造、物流、服务7大节点搭建开放创新的工业生态体系。航天云网、树根互联、酷特智能等由制造企业发展而来的新兴制造服务商,不断向行业、社会输出双创平台、端对端的物联网应用开发解决方案,以及C2M定制直销电商平台。在工业互联网创新的大旗下,制造企业、IT企业、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合作,发展新型业态,塑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可望成“两会”新热词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工业互联网正在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中信证券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在峰会上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将达到4500亿元左右。分析指出,工业互联网为标识解析、IPv6、移动通信等网络基础的能力升级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空间。


  继“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以及“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之后,中国政府对工业互联网重要性的认识仍在深化。专家预测,作为“互联网+中国制造”的落地成果,工业互联网在今年全国“两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望得到进一步认可,将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词。相关政策最新表述,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正式成型。


  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都是最大的热门。2015年报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2016年报告中,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给人印象深刻。随着“互联网+”在各行业,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加速落地,一大批崭新的业务模式、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涌现出来,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在各行业落地中最具科技含量、最多创新实践的优秀成果,必将得到上上下下更多的关注,引发更高的期待。


  “在工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平台自动化、软件大数据、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涉及的各领域,我国企业都已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说。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投资也在持续增长。许英博表示,制造业和工业由原有的重销售、重制造向重服务、重云端转变的趋势已经出现,未来的投资机会也会伴随工业和产业的投资趋势出现变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