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网络安全事件愈演愈烈 新应用融合发展不断挑战传统网络治理模式

        导读:2016年网络安全事件愈演愈烈,新应用融合发展不断挑战传统网络治理模式。互联网前沿技术的推陈出新,更迭式发展,使得网络安全治理难度不断加大。技术领域的发展,使得传统网络安全确立赖以生存的基础分崩离析。网络关防、网络监管、网络防御等传统建立的网络治理框架已经被改变。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都是对传统网络治理的改变,其应用发展更是对网络治理框架的深刻颠覆。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2016年,美国等继续炒作“黑客威胁论”向我国施压发难。网络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各种新型网络攻击剑指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新应用融合发展不断挑战传统网络治理模式,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与当前网络空间快速发展难以匹配,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无端指控和多方打压,政治化特征显著

        2016年,美国围绕我国网络战攻击能力提升,持续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污蔑我国黑客攻击其政府、军方核心系统、重要官方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抛出大量不实言论。1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栏目称,中国黑客和商业间谍严重威胁美国家安全,令美国企业蒙受数千亿美元损失,逾20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3月,美国司法部官网消息称,“中国公民苏斌承认参与谋划入侵美国防部承包商的计算机网络、窃取敏感军事信息的活动,并将相关数据交予中国”,美国舆论指苏斌同谋者为中国军人;5月,美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发表讲话称,疑似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黑客正试图侵入美国总统的竞选活动。此外,美国为坐实我国网络黑客行为不断展开调查。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2016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报告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称中国军方主导了针对美国计算机网络的探测和入侵,搜集情报信息的同时,也为将来的电子战做准备;6月,火眼公司发布报告《红线:中国重新规划网络间谍活动》,报告称中国的网络攻击步伐放缓却从未停止;7月,美国关键基础设施技术研究所在发布报告《中国的间谍王朝:经济凌迟》,该报告将近年来美国政府、网络安全公司和独立信源等多方关于“中国黑客”、“中国间谍”的信息进行梳理罗列。美国频繁指控我国的黑客行为,旨在压缩我国国际生存空间以及缩减我国战略机遇期。

        国内舆情热点事件聚焦政法、民生等领域,网络自媒体影响力逐步增强

        2016年度国内舆情热点事件中,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舆情事件主要分布在政法、生产和民生三大领域。香港乱象、台湾乱局、司法领域、治党治国、国际关系、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网红经济、旅游、教育等热点舆情备受关注。同时,随着各级政府、党政机关等通过微信互动、留言板、公开监督等网络渠道,与广大网民直接沟通,逐步形成了政府与民众无障碍互动的良好格局,减少了政策误解,及时化解利益冲突,以及大型国企网络公关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和国企网络舆情引导初见成效,呈现出负面舆情数量逐渐减少、舆情生命周期缩短、舆情热度整体减弱的趋势,政府和大型国企面临的舆情压力有所降低。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民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演变趋势也在发生变化,形成了一批以自媒体创作者为代表的新兴意见阶层,他们在特定话题和领域甚至比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影响力更大。无论是在境外相关领导人选举还是国内政治、法制、民生事件中,网络自媒体都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自媒体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自媒体原创信息大量增加,在众多网络事件中,均起到了舆情引导关键作用。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攀升,信息安全事件频发

        2016年,黑客网络攻击向科研和政府机构蔓延,信息安全事件频发。1月,“匿名者”黑客组织在YouTube上发布短片,声称因5名香港公民被带走而对一国两制的政策非常失望,号召全球的“匿名者”黑客共同对中国政府网站发动网络攻击;同月,清华大学学术门户网站遭受黑客攻击,页面被篡改为阿拉伯伊斯兰教经文,大意为“真主伟大,我不惧死亡,牺牲是我最终的目标”。根据篡改网页上的签名信息,攻击者可能是支持伊斯兰国的独狼黑客Don Soufiane,其曾入侵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站。另据报告显示,中国是APT攻击主要受害国,目前存在一大批针对我国境内机构进行持续攻击的黑客组织,这些组织长时间潜伏,最长持续达8年之久。攻击至少影响中国境内数万台电脑,攻击范围遍布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科研和政府机构是APT攻击的主要目标,还涉及能源、军事、工业与商业等行业领域。报告还指出,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军工制造等内容是已成为APT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此外,我国电力、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目前仍存在使用不安全、风险不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情况。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漏洞、恶意代码、网络攻击方法等已为部分国家所掌握。这些国家具备对我国电力、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发起网络攻击的能力和资源。因此,我国电力、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国际网络攻击风险。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融合挑战传统网络治理框架,大数据安全堪忧

        互联网前沿技术的推陈出新,更迭式发展,使得网络安全治理难度不断加大。技术领域的发展,使得传统网络安全确立赖以生存的基础分崩离析。网络关防、网络监管、网络防御等传统建立的网络治理框架已经被改变。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都是对传统网络治理的改变,其应用发展更是对网络治理框架的深刻颠覆。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作为当前前沿网络技术不断融合性发展,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金融技术也在与前者加速融合,对其中任一技术而言,其传统发展架构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在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都得以共享,催生网络技术融合性、跨越式发展。这将深度影响网络监管,对网络及社会治理带来挑战。技术的融合发展,也加大了网络攻击的安全风险。此外,2016年大数据安全堪忧。大数据系统通常会保存海量原始数据,由于数量庞大,自身的冗余备份就成为短板,一旦遭受攻击者入侵,最大的危害是对数据可用性和完整性的破坏。这也导致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2016年发生了数十起数据泄露事件,2.7亿Gmail、雅虎和Hotmail账号遭泄露;超3200万Twitter账户密码泄露;超3.6亿MySpace账户密码泄露。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泄露使得每个网民如同“透明人”毫无隐私可言。

        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与当前网络空间快速发展难以匹配,亟需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2016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1月7日,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将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纳入其中。尽管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日趋成熟,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譬如,网络安全学历教育与当前网络空间快速发展不匹配,现有高校教育模式、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还不能满足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需要。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一级学科时间不久,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应用安全和系统安全等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课程体系,缺少配套教材,高校教学资源和实验条件匮乏,不具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领域授课、实验和研究条件;我国多年来一直存在“产、学、研、用”脱节的问题,高校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安全产业真实情况及发展动向,这也成为制约网络安全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政府机构及重要行业缺少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培训长效机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能力要求规范,政府及重要行业各类网络安全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及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不明确,不利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工作。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与当前网络空间快速发展难以匹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