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政务行业定义及发展历程
智慧政务即智慧化的电子政务,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慧政务是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提高政府办公、服务、监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形成高效、集约、便民的服务型政府运营模式。简要地说,智慧政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智能化水平的一种形态。我国政府行业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致经历了“办公自动化工程”、“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电子政务工程”和“智慧政务工程” 五个阶段。智慧政务的建设是实现电子政务升级发展的突破口,是政府从管理型走向服务型、智慧型的必然产物。2012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启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批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进入智慧城市实施阶段。在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内容中,智慧政务成为建设重点。

二、智慧政务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投资规模达到 2,245.3亿元,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到2018年,总体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3,400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政务云产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资主要可分为硬件投资、网络设备投资、软件投资以及服务费支出等四项。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逐步向智慧政务过渡,大规模的硬件投入需求将逐步降低,软件及服务的需求比例将逐渐加大。上述趋势将为拥有自主核心软件产品以及具备提供专业化IT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服务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