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互联网+直销=如虎添翼”:信息流通不畅为直销业效率低下的根源 互联网打通信息流通渠道

导读:“互联网+直销=如虎添翼”:信息流通不畅为直销业效率低下的根源 互联网打通信息流通渠道。传统的直销模式是雇佣销售员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节省下的流通环节和市场推广环节的费用。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互联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传统的直销模式是雇佣销售员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节省下的流通环节和市场推广环节的费用,则支付给直销员的作为报酬和让渡给消费者。所以,直销企业和产品信息并非通过公共媒体传递给最终客户,而是通过直销团队,传达到直销员(直销商),然后才到最终消费者,渠道单一导致信息流通受限。同时,直销企业非固定营业场所的特点,更加阻碍了企业和产品的信息流通。同时,在产品流通渠道畅通的情况下,圈外潜在消费者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寻找到产品,突破“直销传播”圈。渠道单一导致的信息流通不畅就成了直销业效率低下的根源。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则为信息传播的快捷、方便和准确。直销企业运营电商就相当于从直销公司到最终客户间打通了“互联网”通路,使得直销企业产品信息流通变得更为畅通。


        社交媒介的发展利于直销的口碑传播

        口碑传播( word-of-mouth) 一般被定义为在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进行的非商业性的口头交流行为,消费者人际间的口碑传播通常被认为是更可靠且有效的信息来源,正面的口碑传播能够提高人们对品牌的感知、促进新产品扩散、提高产品销量。相对于正式和更有组织性的信息来源,比如广告,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经常更多参考非正式的或人际传播的信息。有关传播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口碑传播的影响力比媒介广告的影响力高 7 倍,比人员推销的影响力高 4 倍。 直销方式下,人际传播是重要的营销传播手段,是公司和产品信息的核心和基础,直销人员兼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角色,通过使用产品和服务后,形成自己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体验,使得直销人员在顾客之间的人际传播更有效。 网络社交平台日益发达,聚合力强,成为网络信息传播扩散的有力工具。同时,社交平台已超出传递信息的范畴,逐渐发展成具有凝聚人群、群体的影响力,包括微信、微博等在内。 借助社交平台的口碑相传,直销得以类病毒式发展。一方面,社交平台聚集的大量人群,可能是拓展成直销产品的潜在客户,大大拓展了直销人员的人脉群体。另一方面,网络客户使用社交媒体,互相交流他们对于某些企业、品牌的看法,并能形成网络口碑传播。相对在亲戚、朋友等强关系之间的传播口碑,口碑传播主体之间大多属于“弱链接”关系。根据“弱链接优势”理论,弱关系比强关系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网络口碑能够借助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无边界的互联网环境将口碑无止境地扩散出去。网络口碑对于企业品牌的塑造能力也是不可估量的,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报告 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在“品牌意识”与“购买决定”两个阶段受网络口碑影响最大,有 56.3%的消费者是通过网络口碑认识某一品牌,而 58.7%的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是基于网络口碑之上的。同时很多中国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仍有 47.5%的人会继续主动搜索和了解该品牌产品其他购买者的经历并分享自己对于此品牌的观点和态度。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5 年社会应用用户调研》表明,包括 QQ、微信等在内的即时通信工具使用率高达 90.7%,包括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在内的各类社交应用总的使用率为 7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