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根据信通院报告,我国大数据产业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种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印证,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细分市场走向差异化竞争。
2016 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 168 亿元,2020 年将达到 578 亿元,复合增速超过 30%。根据信通院估算,2016 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 168 亿元,较 2015 年增速达 45%。随着国家政策激励以及大数据应用模式的逐步成熟,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0 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 578 亿元。
图表: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显著低于全球发达国家,有较大发展空间。2017 年 3 月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 22.4 万亿元人民币,占 GDP 比重达到 30.1%,该比重显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如美国达到 59.2%、日本为 45.9%,英国达到 54.5%。当前,以互联网为依托,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为内生动力,融合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数字经济革故鼎新、大势已现,自身发展及其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图表:2016 年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显著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大数据技术对我国 GDP 带来的拉动作用逐年递增,信通院预计 2020 年大数据对我国 GDP 的增量贡献约为 1.2%~1.9%。
图表:大数据技术对我国 GDP 拉动作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图表:各国大数据对 GDP 的拉动作用对比(2020E)
大数据处理工具必须能够对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这样才能及时解决随时间发生的问题降低制造成本。工业大数据包括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制造过程的数据,设备间互联形成的数据及供应链相关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指社会网络数据、客户服务数据及市场数据。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实时处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有时会用到适当的数学算法去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生产制造车间里面的内部事件、外部事件、接口因素和环境模式的数据统一通过互联网集成到数据处理的云平台上,云平台根据一定的算法分析数据形成一套解决方案并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对生产制造进行周期性的问题分析,找出大数据中的规律,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为生产制造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