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格局

      导读: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格局。中国报告网行业分析师指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都是作为打车软件赚得第一桶金的,它们帮助乘客从国内出租车公司叫车,使得用户可以用加小费的方式吸引出租车司机。支持滴滴和快的的网络巨头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这种打车软件的推广,并以给司机补贴和乘客红包的方式来大力促进供需。


  中国报告网行业分析师指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以54.4%的比例占据市场份额第一位,滴滴打车以44.9%的比例位居第二。数据还显示相比2014年第2季度,第3季度两大打车软件的人均启动次数均有所提升,显现出了在用户端软件黏性的提升,表明此前利用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来培养市场的方式已初见成效。快的打车的活跃用户人均启动次数为15.82次,滴滴打车则为12.55次。

  在市场推广层面,两家打车软件利用新媒体渠道向用户发放红包福利,获取新用户资源的同时巩固老用户在业务层面,快的打车2014年7月份针对中高端商务人群推出的一号专车服务,而滴滴打车也在8月份推出滴滴专车。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专项调研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5-2020)》显示,用户量的快速增长也使打车软件渐渐具备了打车入口的资质,但是能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却比较单一。所以打车软件应当考虑对以下两方面的探索来解决其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一,打车软件应当构建用车一体化的平台服务,有效融合现有城市用车资源。

  打车软件专注于城市用车服务,但城市用车的服务模式还可以进行多维度探索,为用户出行提供更多可行方案。已推出的专车类服务就是两大打车软件对于多元服务的探索之一。

  实际上打车软件的发展是对于城市用车生态链的探索,如在线租车、拼车、约车等均是布局城市出行的细分业务领域,用户对于多元细分领域服务的需求空间很大,但是现阶段却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租车软件可以向这些细分领域的服务进行扩展。

  第二,打车软件应当利用更具影响力的相关平台来渗透自有业务。

  对于打车软件而言,用户在陌生城市对于打车的需求会更为强烈,所以打车软件在旅游、公共交通等平台上做服务内嵌预计会收获到更好的用户转化率。此外,打车软件还可与生活服务平台合作,通过提供目的地商户的优惠券、打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并扩大影响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有望高增 浸没式展现潜力 头部效应显著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有望高增 浸没式展现潜力 头部效应显著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需求持续旺盛,高功耗芯片与高密度服务器的数量激增,单机柜功率密度亦水涨船高。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难以应对此等挑战,而液冷技术则因其高效散热特性,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广泛应用于算力基础设施中。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