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使得机器人更加柔性化。DFKI(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德国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其股东包括Google、Intel、微软、宝马、SAP、Airbus在内的全球前十的顶级科技企业)研究出了智能抓取与装配机器人,可以通过抽象记忆系统用于自适应抓取与智能产品装配,具体而言,就是在头部安装立体相机,在手臂靠近物体的地方安装摄像头;同时,利用左手内部天线从产品内部读取尺寸、重量和加热点。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图:DFKI(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抓取与装配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代际演变:机器人正经历从“机器”到人的转变。我们可以将机器人分为三代,第一代为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其形态已经接近50年未发生重大改变。第二代为“有感觉”的机器人。它们对外界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具备视觉,触觉及听觉等功能。例如协作机器人、根据激光反馈的自动跟踪焊缝的弧焊焊接机器人。第三代为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规划,控制的机器人,它们根据感知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识别及推理,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不用人的干预自动完成,成为生产体系的主体,甚至可以替代机床等工作母机,例如云服务机器人。
 
图:机器人正经历从“机器”到人的转变
        第二代机器人代表:UR协作机器人。目前协作机器人以其安全、低成本、易于上手的使用方式、低的改造成本占据一部分市场,特别是适用于以小批量、定制化为主的中小型企业。但是,长期来看人机协作是方向,协作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图:UR5在大众汽车生产线上的应用
        由于协作机器人的巨大前景,国内外机器人企业都有产品研制和销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国产协作机器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两年中发展中陆续出现了很多的产品,在国内,尤其是针对于电子行业,国产协作机器人拥有着可期的商业化前景。
 
图:协作机器人的典型企业及产品
        第三代机器人-云服务机器人。云服务机器人,将最新的信息技术予以融合,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的碰撞将产生更加剧烈的变化。
 
        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夫特开始布局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并在美国的硅谷成立了研发中心。2018年将会形成一个初步的云机器人平台产品。
 
图:埃夫特机器人的云构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