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来我国二维码发展进程分析

        导读:近年来我国二维码发展进程分析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二维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 95%以上。然而由于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国内二维码应用一开始只是应用于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无法进入资金结算环节。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成本成为关键。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二维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二维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 95%以上。然而由于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国内二维码应用一开始只是应用于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无法进入资金结算环节。随着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成本成为关键。

        二维码支付凭借操作简单便捷、搭建成本低廉等特点,开始进入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视野。

        2011 年 1 号店就在北京地铁广告窗增设了应用二维码的虚拟商店,但鉴于没有二维码支付方式,1 号店采取货到付款进行支付。与此同时,支付宝酝酿推出二维码支付方案,将业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

        7 月 1 日支付宝推出条码付业务,进入线下市场,为微型商户提供无须额外设备的低成本收款服务,交易成本降至传统 POS机收单方案的 1/2 到 1/6。

 

        2013 年 11 月起,全国 29 家银泰百货、银泰城门店都可以使用支付宝钱包付款。

        2013 年 12 月开始,美宜佳、红旗连锁、喜士多、7-11 等多家连锁便利店企业陆续全面支持支付宝支付,北京出租车司机开始接受支付宝付打车费。随后,万达影院、大悦城、王府井等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以及电影院、KTV 和餐饮企业等接入支付宝。

        2013 年 12 月底,支付宝钱包发布条码支付 2.0 进一步完善功能。

        2011 年 12 月 20 日,微信推出 3.5 版本,加入了扫描二维码的功能,为日后通过扫二维码支付功能打下了基础。

        2013 年 8 月 5 日腾讯正式发布微信 5.0,开启了微信支付模式,使得微信能够直接在应用内部实行交易和结算。

        2014 年 1 月随着 5.0.1 版本的上线,人们可以使用“滴滴打车”提供的打车功能,使出行变得更为便利。

        而通过 2014 除夕到初八,超过 800 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微信支付逐渐走向了大众的生活。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的开放,微信支付变得更直接、快捷。随后微信支付推出的多个新产品,比如“微信零钱”、“信用卡还款”、“转账”等功能更是使微信用户数不断增长。

 

        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也意识到二维码支付的广阔前景,推出了针对二维码支付的 POS 机。例如,捷宝科技的安卓二维码智能支付终端 JP762A 在 2013 年上市,其除了可以兼容微信的二维码支付流程,还可以直接扫描用户已经绑定银行卡的二维码,确认后从而达到完成支付的功能。支付宝也推出了自家微 POS 机,扫描支付宝二维码完成支付。

        由于相关二维码支付的技术标准一直未出台,而且二维码支付一直存在安全性门槛低、易复制和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隐患,监管部门一直无法完全放开二维码支付。

        2010 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式被纳入监管范围。

        2014 年 3 月,央行以安全为由紧急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业务,指出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二维码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为了解决二维码安全支付问题,各方都在积极提出安全方案。

        2014 年 4 月 9 日,支付宝在北京宣布将联合多方共建安全基金,首批投入 4000 万元,主要投向反钓鱼联防、反木马联防、反洗钱、反恶意攻击、用户信息保护等领域,并在支付宝钱包 8.1 版本中,推出设备管理、短信保护等功能。

        2016 年 6 月底,央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对二维码支付放行。通知表明,二维码支付必须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风险控制,一个是限额支付;另一个是在二维码支付中嵌入“令牌技术”,即通过一个电子令牌把银行卡账号转化成一个虚拟账号来保证主卡信息不会被透露。

        2016 年 8 月,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 2014 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并明确其“作为银行卡支付有效补充”的支付定位。

        2016 年 7 月,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宣布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12 月 12 日,伴随着一系列优惠活动,银联正式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主要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个规范,正式进军二维码支付市场。

        随着银行和银联的介入,线下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期间,尚未实现盈利或缺乏雄厚资本支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率先出局,阿里腾讯双寡头的市场格局或将收到银行系强有力的挑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庞大用户基础和强大变现能力释放电竞电脑行业活力 市场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电竞用户规模庞大且变现能力强大,赋能电竞电脑行业。2024 年我国电竞产业在剔除电竞游戏产品后,营业收入达到275.6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88.09 亿元,同比增长4.5%。

2025年10月06日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猛!头部厂商引领 分布式文件存储主导地位强化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0至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9%。按存储对象划分,行业主要涵盖分布式块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对象存储三类,其中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市场主导地位持续强化,占比从2020年的42.31%提升至2024年的44.90%。当前行业已集聚华为、中科曙光、联通云、新

2025年09月28日
AI算力爆发下全球GPU迎来爆炸式增长 我国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海外垄断

AI算力爆发下全球GPU迎来爆炸式增长 我国本土企业正逐步打破海外垄断

近年来,随着AI应用(如ChatGPT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全球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显著增加。以中国市场为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近年随着AI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算力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整体规模从2020年的136.20EFLOPs增长至2024年的617EFLOPs,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5.9%;预

2025年09月23日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增长 新势力厂商展现较强爆发力 NAS行业进入格局重构加速期

智能终端升级、互联网应用容量膨胀、记录生活方式多样化(如图片、视频),推动个人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2025 年全球将产生 213.6 ZB数据,到 2029 年全球数据量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 527.5 ZB,NAS潜在市场空间大。预计2034 年全球 NAS市场规模将达到 1364 亿美元,2024-2034 CAG

2025年09月14日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物联网云平台行业向农业等领域渗透 私有定制化需求释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空间

近年来,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2020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超 11 亿台,预计 2025 年我国生活领域物联网云平台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6 亿台,2020-2025年CAGR 为 18.4%。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