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连接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连接器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连接器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查与投资价值前景评估报告

       二、连接器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1、玻璃
       回顾2016年上半年我国玻璃行业的走势,较年初相对谨慎的情绪有比较大幅度的改善。年初大部分行业人士普遍抱有悲观情绪,认为市场需求很难有出色表现,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在房地产行业上半年一路走强的带动下,玻璃行业的供需矛盾有所缓和,整体呈现价涨量稳的趋势。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目前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同时在较好的市场预期作用下,5月份下旬以来生产企业新建生产线点火和冷修复产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上半年玻璃行业总体可概括为“价涨量稳、库存降低、效益转好、复产加快”。
       2016年1~4月我国浮法玻璃出口总量405686.282吨,同比去年增加7.56%;出口总金额113527862美元,同比去年减少12.52%。从2007年以后浮法玻璃原片出口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减少。一方面是国家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增量有限,建筑施工的环比增长远小于国内市场需求。再者就是随着国内加工市场的逐渐成熟,玻璃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玻璃加工制品的出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352条,总产能12.56亿重箱。其中在产玻璃生产线226条,在产产能8.86亿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126条,停产产能3.70亿重箱。
       和其他行业相同,玻璃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僵尸企业,同时也有部分生产线退城近郊搬迁或者由于生产经营稳定而长时间停产,经过初步统计,这类生产线共有80条,产能为2.18亿重箱。因此将长时间停产、退城近郊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僵尸企业剔除后,形成统计如图。
       国内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2条,总生产能力10.38亿重箱;其中在产生产线226条,在产产能8.86亿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46条,停产产能1.52亿重箱。调整之前产能利用率为70.56%;调整之后为85.40%,提高的幅度比例比较大。从这些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等地区。华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则比较少。
       产能方面,受到市场需求转好和经济效益增加的影响,2016年以来新建生产线和冷修复产生产线数量明显增加,而冷修停产生产线的数量明显放缓。
       据了解,对于后期市场看好和出于竞争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线要冷修复产和停产冷修。
       2、塑胶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近四个季度增长情况看,2015年三、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均为5.9%,2016年一、二季度分别增长5.8%和6.1%,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6%左右的区间内小幅波动,表现出中国工业生产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据对567种主要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2015年实现产量增长的产品数量为286种,占50.4%。2016年上半年,实现增长的产品数量达到361种,占63.7%,数量明显增多,表明支撑中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力量有所增强。
       2016年上半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为3688.7万吨,同比增长5.8%.6月当月产量为727.1万吨,同比增长6.3%.上半年初级形态的塑料产量为3975.8万吨,同比增长7.7%.6月当月产量为682.3万吨,同比增长2.1%.上半年乙烯产量为919.7万吨,同比增长8.8%.6月当月产量为139.0万吨,同比微降2.5%.上半年合成橡胶产量为256.5万吨,同比增长4.1%.6月当月产量为48.0万吨,同比增长11.1%.上半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45723.1万条,同比增长9.1%.6月当月产量为8838.4万条,同比增长13.0%。
       2016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塑料制品497万吨,同比增长5.7%;出口金额为1146.3亿元,同比增长4.5%.6月当月出口90万吨,去年6月出口85万吨,同比增长5.9%;出口金额为205.9亿元,同比增长3.1%.进口情况
       2016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233万吨,同比下降6.3%;进口金额为1269.1亿元,同比下降10.2%.6月当月进口量为204万吨,去年6月进口208万吨,同比下降1.9%;进口金额为217.7亿元,同比下降6.9%.上半年中国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包括乳胶)269万吨,同比增长38.4%;进口金额为247.0亿元,同比增长16.9%.6月当月进口41万吨,去年6月进口33万吨,同比增长24.2%;进口金额为41.8亿元,同比增长15.3%.企业效益趋向好转中国企业利润由降转增。1月至5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4亿元,同比增长6.4%,并且各月利润均实现增长,扭转了去年利润持续下降的局面(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从行业看,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2个行业利润总额增加,比2015年增加3个。
       3、钢铁
       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37万吨,同比增长1.2%,上年为下降2.3%;钢材产量113801万吨,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焦炭产量44912万吨,增长0.6%,上年为下降6.5%。铁合金产量3559万吨,下降2.8%,降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10843万吨,下降3.5%;进口1321万吨,增长3.4%。铁矿砂进口102412万吨,增长7.5%。焦炭出口1012万吨,增长4.9%。
       钢材价格继续回升。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9.48点,比上月提高11.23点,同比提高44.13点。6.5mm高线、20mm中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424元/吨、3630元/吨和4731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342元/吨、408元/吨和453元/吨,同比上涨62.9%、89.7%和89.8%。
2005-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及表现消费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去产能力度较大的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行业供需的角度来看,供给方面,随着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严格执行,以及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的推进,预计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将进一步下降。需求方面,受2016年9月以来的政策调控措施影响,预计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幅走低,将明显削弱2017年的用钢需求;国内钢材产量也将有所下降。
       受国内铁矿石需求下降以及主流矿山扩产影响,外矿价格持续上涨的概率较低;但受人民币贬值,以及海运成本波动影响,国内钢铁企业铁矿石采购成本将有所波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亦将导致煤炭(焦煤)价格大幅上涨,且短期内煤炭价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7年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上升趋势将对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形成挤压。
       分区域来看,布局在沿海(河)港口,铁路干线或矿山(铁矿、煤矿)附近的钢铁企业运输成本较低,具有运输成本优势的钢铁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信用风险相对较小;经济发达、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区域用钢需求旺盛,主要下游市场布局于这些区域的钢铁企业销售情况良好,整体信用风险较小。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丰富的产品结构钢铁企业抵御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相对强,信用风险较低。热轧产品的毛利率高于同类型冷轧产品,且热轧工艺毛利率相对稳定,因此以热轧产品为主的钢铁企业具备较高的信用质量,而以建材用钢以及中厚板产品为主导的钢铁企业信用质量较弱。
       从财务风险的角度来看,2016年以来,受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下游需求超预期增长的影响,国内钢铁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多数企业偿债能力大幅提高,现金流量和收益质量均出现一定程度好转;但在供给侧改革及兼并重组的影响下,未来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分化将日益明显。
       坚定去产能基调不动摇,态度依旧坚决。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表态,2017年我国将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要求在6月30日前全部取缔。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明确的“地条钢”整治期限,将清除“地条钢”上升到“政治任务”高度。目前,12个督查组已经赴各地就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打击清理“地条钢”等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早在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中也明确要求:2016年全面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符合《铸造生铁用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铸造高炉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钢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专项行动中,要求依法严肃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包括采用中频炉、工频炉进行炼钢的企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依法采取断电、停水、停止贷款等措施,坚决予以取缔。
       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推进,2016年12月初,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相关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梳理核查,对存在“违规新增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已退出产能复产”的三类情形企业,要提供详细的名单,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处置方式、整改时间等处理意见报送有关部门。旋即全国各地刮起“地条钢”整治风暴,江苏、山东、四川、河北、安徽、辽宁、湖北、甘肃等多个省份展开彻查“地条钢”的行动。粗略估算,合并涉及中频炉产能近亿吨。
       对钢铁行业来说,清除“地条钢”意义重大。取缔“地条钢”等落后产能,清除市场违规行为,为正规钢铁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不过从产量规模来看,“地条钢”的产量在全国钢铁产量中的占比并不高。据Mysteel的测算,中频炉实际产量波动很大,2016年2月初,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艺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了去年下半年,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钢材价格居高不下,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预计2016年中频炉钢厂的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不足全国钢铁产量5%。从这个角度来说,“地条钢”的排查行动对钢铁行业实际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一方面,中频炉实际产量占比并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中频炉生产的也并非“地条钢”,不会被彻底拆除。因此,我们认为,清除“地条钢”并不会对钢铁价格带来上升压力,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供需失衡的问题短期内仍难以逆转。
       2017年钢铁去产能工作将逐步进入“深水区”。2016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从化解产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品种质量等5方面提出了引导性的调整升级目标。特别地,“十三五”期间,粗钢产能要在2015年11.3亿吨的基础上压减1-1.5亿吨,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力争前10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5年34%提高到60%。
       三、连接器行业中游市场发展现状
       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球连接器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亚太(不含日本和中国)五大区域,这五大区域占据了全球连接器市场 90%以上的份额。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北美、欧洲和日本连接器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下滑态势,而以中国及亚太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连接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1-2015 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连接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连接器行业增速远高于全球。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全球连接器的生产重心也同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基地。中国连接器制造整体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连接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中国成为全球连接器市场最有发展潜力、增长最快的地区。2000-2010 年10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34%。同期欧洲、北美和日本增长率分别为2.07%、-3.73%和1.39%。2011 年中国连接器的市场是112.96 亿美元,攀至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的23.4%,中国连接器行业2009-2015 年复合增长率达13.59%,远高于全球同期8.05%的增速。
       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连接器市场。从2003 到2015 年,随着中国连接器市场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2015 年市场规模达145 亿美元,所占份额已从2008 年的20.9%逐步提高至2015 年的26.13%,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连接器消费市场地区,比第二名欧洲市场多出20%。
2009-2015年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生产的连接器仍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需求还得不到满足。我国生产的连接器主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连机器占有率比较低,但需求增速较快。目前我国连接器发展正处于生产到创造的过渡时期,对高端连接器,特别是汽车、电信与数据通信、计算机及周边设备、工业、军工航空等领域需求巨大,使得高端连接器市场快速增长。
2010-2015年中国连接器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连接器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1、汽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围绕安全、环保、节能的主旋律转型,零部件行业也随之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其产品结构、生产方式、服务模式、产业链等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互联网、信息技术等与零部件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零部件产品的转型升级,零部件行业正在由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在跨界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把握住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脉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伴随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与生产研发能力在持续提升。一方面,国际零部件巨头的“本土化”战略推进,有效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功能和生产制造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零部件企业加快技术升级,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1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464.7亿元,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此外,自主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也是中国零部件行业在发展中的一大亮点。8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2015年研发支出数据显示,86家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为132.14亿元,与2014年的125.98亿元同比增长4.89%。动力总成方面,中国自主品牌逐步掌握了缸内直喷、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等技术;变速器方面,自主品牌也逐步实现了AT、DCT、CVT等变速器的自主研发和生产,部分产品已经成功投放市场。
       虽然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整个行业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比如电控等关键零部件还不能自主研发,部分上游基础产业关键原材料、原器件、装备等还依赖进口。因此自主企业必须重新梳理,动态调整企业战略、产品和技术方向,重新审视发展之路,对现状和趋势进行有效评估。
       诚然,尽管中国汽车零部件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行业整体发展依然落后于整车,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以自动变速器行业为例,我国大部分自动变速器市场被合资及外资企业占据,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虽然DCT、AT、CVT等自动变速器都有相关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但部分核心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已上市产品可靠性仍待提高。
       同时,自主零部件企业采用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发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零部件企业同样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自主零部件走出去,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应该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是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第二是实现现有技术的升级和突破,第三是要结合实际,并把相关服务加以跟进。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零部件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在产品技术、可靠性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本形成了以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为主的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达到15.45GWh,同比增长277.67%。
       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也在迅速发展。自主零部件企业和IT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力图抢占技术与市场高点。目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尤其是信息技术与IT技术领域,国内外差距并不大。自主零部件企业有条件迅速实现转型升级,开发出相应产品。
       2017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1)产业转移不断加速
       当前,中国、印度等新兴汽车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市场容量最大、最具增长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这些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国际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开拓新兴市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始加速向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2)采购全球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和优势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减少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转而采用全球采购的策略,在世界范围内采购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采购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潮流。
       (3)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
       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就是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工艺,将以往由多个零部件分别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组件中,以实现由单个模块组件代替多个零部件的技术手段。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的重量更轻,有利于整机的轻量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集成化、模块化组件所占的空间更小,能够优化整机的空间布局,从而改善整机性能;再次,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的效率。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尤其是乘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个重要的趋势。
       (4)节能环保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将成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未来的技术趋势。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电子化和智能化设计以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等正逐步得到应用。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节能环保新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2、计算机
       2016年上半年,行业营收及利润情况表现平稳,业绩表现符合预期,上半年业绩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并表因素成重要推手。从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看,2016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小幅下滑,但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行业盈利能力良好。从费用情况看,受行业内公司纷纷转型、人员薪酬支出增加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管理费用率提升明显,进而推升行业期间费用率。从行业内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情况看,行业内两极分化严重。
       应收账款周转率小幅改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持续降低,行业现金流情况并未明显好转;行业预收账款同比增加明显,大概率为下游需求增加所致,预收账款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行业未来持续成长。
       从整个计算机行业的业绩指标来看整体表现的都比较好,行业前景可期。伴随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互联网+”热潮的涌现,我国计算机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行业数据整体向好。其中营业收入增速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性现金流保持高速增长。
       计算机行业宏观环境向好。2016年,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步成型,政府颁布的多项关于支持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全球IT支出保持维稳态势,中国在产业政策和“互联网+”思维的驱动下,有望在软件和IT服务支出方面超过全球支出增长率。同时,中国重点行业IT投入规模逐年增加,推动计算机行业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受国产化替代因素驱动,IT支撑行业正逐步突破。服务器、数据存储、IDC以及CDN作为IT支撑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偏低,然而随着国产化改造以及自身技术的创新,我国IT支撑行业正逐步实现突破,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同时,受益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IDC和CDN市场规模进一步打开,投资价值较大。
       下游产业需求旺盛,IT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下游产业IT需求增速加快,IT服务行业发展动能强劲。IT服务涉及了医疗、教育、金融、工业、交通、企业、政务、电力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空间巨大,行业发展潜力空前。
2010-2015年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0-2015年我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资产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6月中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为2712万台,同比下降14.1%。2016年1-6月止累计中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15059.6万台,同比下降11.5%。2016年1-6月全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数据表如下表所示:
2016年1-6月全国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统计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手机
       2016年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5452.1万部,同比增长2.4%;上市新机型99款,同比下降34.0%。1-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97亿部,上市新机型1320款,同比分别增长7.6%和下降4.1%。
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年11月,4G手机出货量5146.3万部,上市新机型87款,同比分别增长11.0%和下降27.5%,占比分别为94.4%和87.9%。另外1月至11月,4G手机出货量4.59亿部,上市新机型1132款,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1.3%,占比分别为92.4%和85.8%。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份出货的4G手机中,拥有全网通属性的手机产品已经高达71.5%。
品牌构成方面,2016年1月至11月,国产品牌手机的出货量为4.42亿部,同比增长16.1%,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9.0%;另外整个11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4610.4万部,同比增长4.5%,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4.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发展迎产业国产化机遇 高精度与可靠性将是未来方向

我国半导体检测行业发展迎产业国产化机遇 高精度与可靠性将是未来方向

数据显示,2015-2023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3588.7亿美元增长到了5197.2亿美元,其间复合增速为4.74%。而未来若保持8%的增速,意味着未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从而也将助推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爆发。

2024年11月23日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现状分析:政策助力国产化加快 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空心杯电机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3年中国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由2.6亿美元增长至2.9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由34.67%提升至35.80%;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4.7亿美元,占全球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9.50%。

2024年11月22日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欧美品牌占据较大份额

我国PLC国产化率低,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被西门子、三菱、欧姆龙等外资品牌垄断。数据显示,2023年欧美和日系品牌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5%和24%,主导我国PLC市场。

2024年11月22日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下 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行业迎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美元,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达80亿元。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将超过 100 亿元。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行业分析:新机遇下市场规模扩容 国产替代化加速

由于半导体工艺、单功能模块技术、系统架构技术等限制,国际巨头凭借着技术优势及经验积累,占据我国电子测量测试仪器市场前四的份额。其中,头部企业德科技市占率达25.9%,稳居行业第一。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增长空间大 政策鼓励下国产企业积极投入研发 相关专利数增多

与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市场占比较小,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数据,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占比分别达54.12%、31.93%,薄膜电容器仅占比8.15%。

2024年11月19日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AR眼镜为下一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根据数据,2014-2023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从 1.35 亿美元增至 34.16亿美元, CAGR 为 49.7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从 19.38 万台增长至 675.53 万台, CAGR 为 55.87%。其中,2021 年为行业规模峰值,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达到50.31 亿美元,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我国空中成像行业现状分析:汽车智能化助力市场发展 东超科技实现量产

而在汽车领域,2024年4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现场发布了智能驾驶为核心的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针对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多元需求,东超科技结合自身“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优势,创新推出“空中成像·智能车载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传统车企座驾空间科技感。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