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慎用“情感销售”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

导读: 慎用“情感销售”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粉丝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羊奶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粉丝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如今是粉丝经济时代,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  

  满大街都是鼓励“自信、勇敢、独立、自强、不随大流、活出自我、伟大不息、奋斗不止”等鸡血满满的广告语;  

  或者“爱、呵护、懂你”等充满温情的广告语;  

  或者“匠心酿造、100年专注XXX、只挑选最XXX”等情怀满满的广告语。  

  尤其是一到节日,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进行情感营销。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撩粉。  

  乍一看这类广告,有些压根不知所云,有些压根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品牌?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你觉得心里膈应,却又形容不出来?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这类让人膈应的情感营销,给人一种“吃饱了撑着了”的感觉。  

   什么叫“吃饱了撑着”?  

  早些年,情感营销还不普及,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产品广告感到厌倦,当时但凡有谁能宣传一两句情感,就会被消费者口口相颂,比如各种保健品与体育用品行业的广告。  

  但随着社交媒体的风靡,品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这类“吃饱了撑着”的情感营销的坏处?  

  首先 ,品牌资产被无限制的肆意延伸:不仅没有利用好既有的品牌资产,反而会为品牌资产带来损害。  

  比如原本品牌与“温情”“奋斗”等压根不沾边,如果非要提温情、奋斗,就很容易侵蚀品牌原来的资产,反而让消费者无法在认知中准确的去记忆和筛选品牌。  

  其次 ,品牌内涵被过度解读,容易患“情怀病”,太过沉重的情感(无论何种形式)反而让消费者心生负累、不敢过于亲近品牌,更加与品牌划清界限。  

  比如一个非常大众的品牌,如果非要反复宣传某种高尚的情感/精神,反而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奇葩感觉,敬而远之。  

  什么样的品牌要“慎用”情感营销?  

  请注意,是“慎用”,不是不用。  

  1.不是品牌的品牌  

  这句虽然听着拗口,但内行们都懂。很多所谓的大品牌,压根还称不上是个“品牌”,只能算是一个产品集合。  

  比如,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至今都缺乏“全国性品牌”,反而是在区域城市,可能还有一些所谓的区域性品牌。化妆品行业尤其是,缺乏中国品牌。  

  这类不是品牌的品牌,对消费者来说,meansnothing或者仅仅meanspricing,毫无任何品牌资产的联想。  

  这类品牌,如何随便做所谓的情感营销,不仅对品牌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反而会将品牌形象越搅越浑。  

  2.还没有明确品牌资产的品牌  

  这类品牌比第1类好点,至少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品牌资产,只是缺乏梳理。  

  比如,我们目前在服务的很多新进入中国的品牌,虽然它们已经有一定消费群与口碑评价,创始人也有一些对品牌的设想,但是品牌资产并不完全等于口碑、也不完全是靠创始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品牌资产,是需要基于品牌自身特点、与整个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最终才能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品牌资产标准(与相对应的元素)。  

  如果没有梳理与明确品牌资产,这样的品牌在做营销推广时,就会充满了主观性与不确定性——每一个品牌经理,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尤其在做情感营销时,几乎会进入“吵群架”的模式,谁都觉得自己对,又说服不了对方。  

  3.功能差异性非常强的品牌  

  这类品牌已经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功能差异性明显。  

  如此,这类品牌只需集中精力在功能营销上,压根不用费心思去琢磨情感营销,切莫为了情感而情感,毫无必要,也浪费时间,更加浪费感情,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很大。  

  很多时候,市场部热衷于情感营销,并非是源于生意目的,而是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增加一些靓丽的案例,为了自己能出去吹牛,能在朋友圈晒出来,有面子。  

  这,不亚于“面子营销”。70/80年代的传统营销世界中,很多个体户都热衷于这类面子营销。但最终做成大品牌的,却寥寥无几。 

   4.非常依赖线下体验的品牌  

  这类品牌与第3类类似,并非不是不可以用情感营销,而是要“慎用”,因为机会成本太大。  

  同样的营销预算,如果你投资在功能宣传上,或者提升线下体验,可能会有更大的投资回报率。  

  5.本身形象是高冷&距离感的品牌  

  这类品牌的成功秘诀,本身可能就是“高冷”,如果一旦滥用情感营销,和消费者距离超过了自己品牌本身应该有的限度,那就很容易降低品牌形象。  

  短期内,不适当的情感营销,可能带来知名度与销量的极大提升,但长期对品牌有损。哦,当然,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届品牌经理做的事情,不一定会在自己任期内看到长期结果。  

  6.没有“创新”的情感营销,就不必再炒冷饭了。  

  很多品牌在情感营销时,因为无法找到符合自身品牌资产的思路,就容易抄袭别人。抄袭在营销界是非常常见的,并不一定是坏事。  

  形式上的抄袭,可能并无不妥;但思想上的抄袭,问题却很大,因为消费者并非根据品牌营销的形式去记忆品牌,而是根据思想。如果思想抄袭,很容易让消费者无法辨识品牌,或者审美疲劳。  

  最后,情感营销不易,且行且思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公务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公务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叠加家长观念转变,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攀升。随着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等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研学旅游行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研学旅游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推动产品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2025年03月20日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IT支出稳增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加快 应用渗透推动行业扩容 竞争细分化下格局或生变

国内政务IT支出稳增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其中基础架构层、平台层和应用解决方案支出占比最大,安全支出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数字政府建设速度加快,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累计已超4.5万个。随着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明晰,数字政府应用不断渗透,推动行业持续扩容,预计2025年超1300亿元。

2025年03月19日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宠物老龄化趋势下 我国宠物殡葬行业刚需属性逐渐突出 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随着宠物市场逐渐庞大及老龄化趋势,宠物“身后事”的处理也成为刚需。我国宠物殡葬市场虽然暴利,但是前期初始投资较大,并且市场迫切需要统一、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年03月19日
邮轮“逆龄”翻红 我国邮轮旅游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6年有望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

邮轮“逆龄”翻红 我国邮轮旅游爆发式增长 预计2026年有望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

邮轮旅游产业链包括邮轮制造、港口建设、旅游服务等多个环节。我国邮轮市场是全球市场的重要一环,相较国际市场既有许多共性,也具有不同特性。2024年是我国国产首艘大邮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也是国际邮轮正式回归中国市场的第一年。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