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慎用“情感销售”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

导读: 慎用“情感销售”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粉丝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羊奶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粉丝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如今是粉丝经济时代,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忙活“情感营销”:  

  满大街都是鼓励“自信、勇敢、独立、自强、不随大流、活出自我、伟大不息、奋斗不止”等鸡血满满的广告语;  

  或者“爱、呵护、懂你”等充满温情的广告语;  

  或者“匠心酿造、100年专注XXX、只挑选最XXX”等情怀满满的广告语。  

  尤其是一到节日,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进行情感营销。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撩粉。  

  乍一看这类广告,有些压根不知所云,有些压根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品牌?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你觉得心里膈应,却又形容不出来?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这类让人膈应的情感营销,给人一种“吃饱了撑着了”的感觉。  

   什么叫“吃饱了撑着”?  

  早些年,情感营销还不普及,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产品广告感到厌倦,当时但凡有谁能宣传一两句情感,就会被消费者口口相颂,比如各种保健品与体育用品行业的广告。  

  但随着社交媒体的风靡,品牌们纷纷被这个全新的媒介逼着往情感营销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千篇一律,消费者又一次的“审美疲劳”了。  

   这类“吃饱了撑着”的情感营销的坏处?  

  首先 ,品牌资产被无限制的肆意延伸:不仅没有利用好既有的品牌资产,反而会为品牌资产带来损害。  

  比如原本品牌与“温情”“奋斗”等压根不沾边,如果非要提温情、奋斗,就很容易侵蚀品牌原来的资产,反而让消费者无法在认知中准确的去记忆和筛选品牌。  

  其次 ,品牌内涵被过度解读,容易患“情怀病”,太过沉重的情感(无论何种形式)反而让消费者心生负累、不敢过于亲近品牌,更加与品牌划清界限。  

  比如一个非常大众的品牌,如果非要反复宣传某种高尚的情感/精神,反而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奇葩感觉,敬而远之。  

  什么样的品牌要“慎用”情感营销?  

  请注意,是“慎用”,不是不用。  

  1.不是品牌的品牌  

  这句虽然听着拗口,但内行们都懂。很多所谓的大品牌,压根还称不上是个“品牌”,只能算是一个产品集合。  

  比如,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至今都缺乏“全国性品牌”,反而是在区域城市,可能还有一些所谓的区域性品牌。化妆品行业尤其是,缺乏中国品牌。  

  这类不是品牌的品牌,对消费者来说,meansnothing或者仅仅meanspricing,毫无任何品牌资产的联想。  

  这类品牌,如何随便做所谓的情感营销,不仅对品牌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反而会将品牌形象越搅越浑。  

  2.还没有明确品牌资产的品牌  

  这类品牌比第1类好点,至少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品牌资产,只是缺乏梳理。  

  比如,我们目前在服务的很多新进入中国的品牌,虽然它们已经有一定消费群与口碑评价,创始人也有一些对品牌的设想,但是品牌资产并不完全等于口碑、也不完全是靠创始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  

  品牌资产,是需要基于品牌自身特点、与整个市场的调查分析,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最终才能形成一个相对清晰的品牌资产标准(与相对应的元素)。  

  如果没有梳理与明确品牌资产,这样的品牌在做营销推广时,就会充满了主观性与不确定性——每一个品牌经理,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尤其在做情感营销时,几乎会进入“吵群架”的模式,谁都觉得自己对,又说服不了对方。  

  3.功能差异性非常强的品牌  

  这类品牌已经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功能差异性明显。  

  如此,这类品牌只需集中精力在功能营销上,压根不用费心思去琢磨情感营销,切莫为了情感而情感,毫无必要,也浪费时间,更加浪费感情,最重要的是——机会成本很大。  

  很多时候,市场部热衷于情感营销,并非是源于生意目的,而是为了给自己的简历增加一些靓丽的案例,为了自己能出去吹牛,能在朋友圈晒出来,有面子。  

  这,不亚于“面子营销”。70/80年代的传统营销世界中,很多个体户都热衷于这类面子营销。但最终做成大品牌的,却寥寥无几。 

   4.非常依赖线下体验的品牌  

  这类品牌与第3类类似,并非不是不可以用情感营销,而是要“慎用”,因为机会成本太大。  

  同样的营销预算,如果你投资在功能宣传上,或者提升线下体验,可能会有更大的投资回报率。  

  5.本身形象是高冷&距离感的品牌  

  这类品牌的成功秘诀,本身可能就是“高冷”,如果一旦滥用情感营销,和消费者距离超过了自己品牌本身应该有的限度,那就很容易降低品牌形象。  

  短期内,不适当的情感营销,可能带来知名度与销量的极大提升,但长期对品牌有损。哦,当然,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届品牌经理做的事情,不一定会在自己任期内看到长期结果。  

  6.没有“创新”的情感营销,就不必再炒冷饭了。  

  很多品牌在情感营销时,因为无法找到符合自身品牌资产的思路,就容易抄袭别人。抄袭在营销界是非常常见的,并不一定是坏事。  

  形式上的抄袭,可能并无不妥;但思想上的抄袭,问题却很大,因为消费者并非根据品牌营销的形式去记忆品牌,而是根据思想。如果思想抄袭,很容易让消费者无法辨识品牌,或者审美疲劳。  

  最后,情感营销不易,且行且思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