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上半年珙县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工作要求 经济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导读:2016年上半年珙县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工作要求  经济呈现“稳中趋缓”态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县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工作要求,始终保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定力,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县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经济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
        一、1—6月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7.2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75%,同比增长9.5%,增速高出全市1.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4亿元,占GDP比重为13.3%,同比增长3.9%,较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26亿元,占GDP比重为59.8%,同比增长10.2%,较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9亿元,占GDP比重为26.9%,同比增长10.6%,较去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高位放缓。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6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6.12%,同比增长17.1%,高出全市3.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7.8个百分点。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76亿元,同比增长25.6%,较去年同期增长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5.44亿元,同比增长7.1%,较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7.44亿元,同比增长24.7%,较去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9.75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高出全市3.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总数为59家,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44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技改投资28.51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3亿元,同比减少10.24%;实现利税6.72亿元,同比减少5.42%。受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化工、建材等产能过剩影响,我县煤炭企业陆续关闭或停产,双马、双三两家水泥厂不再满负荷生产,华电发电计划削减超过一半,威力斯超白玻璃项目建成后一直未投产,中正化工也出现利润增长下滑。在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我县工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四)农业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4.32亿元,同比增长3.7%,较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小春粮食播栽14.06万亩,占计划的102%,实现粮食产量17.9万吨,同比增长0.6%;完成大春粮食播裁面积35.04万亩,占计划的101.4%;发展茶园面积14.57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4087吨;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2万亩,建成100亩以上示范片24个,完成“两段式”井窖式小苗移栽8000亩,薄膜移栽6000亩;全县现有蚕桑种植面积15.35万亩,其中上半年发展0.65万亩,实现蚕桑综合总产值7943.9万元,同比增长21.4%;实现林业综合产值8.47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畜牧业总产值9.24亿元,同比增长2.1%;肉类总产量20135吨,同比增长1.3%,其中出栏生猪24.73万头,同比增长0.2%。
        (五)市场消费稳定增长。上半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总量居全市第5位,增速居全市第4位,市场消费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按所在地划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9.78亿元,同比增长10.9%;乡村实现零售额7.37亿元,同比增长18.6%。
        (六)财政金融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1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23亿元,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4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26.2%。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94.98亿元,同比增长8.4%;各项贷款余额52.71亿元,同比增长2.3%。
        (七)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3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7.92%,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3.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1元、同比增长8.9%,增速居全市第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1元,同比增长11%,增速居全市第1。1-6月,全县民生支出9.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比重70.22%,增长21.6%。九项民生工程和十八件民生大事支出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23.95%。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农林水等涉及民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二、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项目业主投资意愿下降。上半年,我县民间投资完成13.67亿元,同比下降7.1%,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负担重、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二是投资快速增长后继乏力。随着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重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正逐步弱化。1-6月全县146个重点项目中,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3.68亿元,仅占年计划投资比例的20.46%;130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20亿元,仅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4.6%。受投资结构不优、重大重点项目开工不足、工业投资乏力、要素保障不足等多重原因叠加交织的影响,投资保持较快增速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工业转型发展矛盾突显。煤炭、水泥、石灰、化工等行业在我县工业构成中比重较大,全县规上企业80%依赖能源、建材等,工业经济面临节能减排、产能压缩、经济新增动力不足、受经济周期影响波动较大等多重压力,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和培育新兴产业亟待在转型大势下突破发展。
在清醒认识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当前宏观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一些积极因素也在不断集聚,国家今年进一步扩大专项建设基金投放力度,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市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效益正逐步显现,全面创新改革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政策叠加效益,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全力稳定和扩大有效投资。集中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和优势要素资源,强化责任落实和管理,突出抓好重大重点项目推进。一是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项目开工建设。着力破解影响项目开工的关键性问题,全力推进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安置房、中医院迁建及医养中心建设、S436玉和至观斗公路升级改造等项目早日实现开工建设。二是全力推进在建项目进度。强化全程跟踪服务,着力解决要素保障,全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泰山纸面石膏板、芙蓉村地质灾害治理、恒信•中央花园、时代广场、珙州国际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实物投资量。三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项目储备。要在继续扩大基础建设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民生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资比重。紧紧围绕构建“三个高地、四个基地”,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战略性项目。加大主动对接和对上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资金惠及珙县。四是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要更加重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大力实施“产业招商”,依托资源、生态、产业优势和“四大园区”、金河新区等承载平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用好、用活PPP等投融资模式,争取更多资源综合开发的产业化项目、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有科技含量的技术创新项目落户,延升产业链条。
        (二)狠抓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强化各级“稳增长”政策落地落实。系统梳理中央和省、市出台关于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指导相关行业和企业用够用活重大优惠政策。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项目的政策资金,积极协调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二是狠抓企业竣工投产。强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页岩气就地转化综合利用;加快威力斯超白玻璃点火进度、泰山纸面石膏板、芙蓉集团原煤精洗等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用新的增长点引领全县工业持续增长。三是改造提升现有工业企业。抓好煤矿整合,实现煤炭产业升级发展;继续加大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提升工业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做强做精,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
        (三)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脱贫攻坚工作为核心,全面抓实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发展蚕桑、茶叶、烤烟、畜牧和林下经济,加快建设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基地。不断加大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千方百计促农增收。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型服务业,同时认真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加快发展商务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教育、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
        (四)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拳。一是依法依规淘汰化解过剩产能。严把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关口,严格控制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杜绝“两高”行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落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货币化工作力度,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三是切实减轻实体企业经济负担。扎实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清理规费、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培育直购电符合企业,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和企业经营性成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清理规范投资中介服务事项,依法简化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为民营企业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五)做好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工作。一是健全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统筹整合扶贫资源和精准落实扶贫工作责任,突出“六个精准”要求,认真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六大兜底”保障机制、“17个扶贫专项”和年度工作计划,着力探索扶贫新模式、新机制,确保今年13个贫困村摘帽、减少贫困人口6600人以上。二是加大对民生的持续投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切实落实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加快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继续深化医卫体制改革和卫生“网底”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范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几年,随着国内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跨境支付行业迎来市场新机遇。但是,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合规、技术、商业等多方挑战,同时监管政策升级,合规高压线加速支付行业洗牌,跨境支付行业拥有诸多困境,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营收有所下滑。在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旅游、商贸交流不断扩大,我国跨境

2025年06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