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东部地区增速放缓加快转型

导读:中西部地区成为新经济增长极 东部地区增速放缓加快转型。现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特别是交通、物流的便利,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这些都为西部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环境相较于以前得到了很大改善和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6.7%。在已公布的省区中共有23个省区的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的重庆、西藏、贵州均以超过10%的增速位居前三;中部地区除山西外,其余五省均位列全国前十五;东部地区虽然总量稳居前列,但从增速上来看,东部经济大省普遍排名偏后,其中辽宁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专家表示,中西部地区凭借政策红利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东部地区由于去产能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等原因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政策红利助推渝藏贵快速发展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认为,“凭借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中西部地区正引领经济增长。”

  “现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了,特别是交通、物流的便利,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发展,这些都为西部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环境相较于以前得到了很大改善和发展。

  “重庆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新产业、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表示,7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同意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这不仅加快了重庆对新兴产业的布局,还吸引了更多民间资本的关注。在上半年全国民间投资回落的大背景下,重庆不降反升,对其GDP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

  去年,重庆高新区牵手英特尔共同打造“英特尔众创空间加速器”。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业战略合作部中国区总监、众创空间加速器中国区负责人李德胜表示,“我们衡量和看重的是这里的运营条件,重庆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优势。我们相信,这个众创空间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众创空间,一定会形成典范效应。”

  GDP增速与重庆市并列第一的西藏,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增速居全国第二。业内人士指出,拉林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林芝米林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顺利推进,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

  同样,GDP增速领跑全国的贵州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功不可没。贵州省统计局局长任湘生表示,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83.6%;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0.4%,其新动能、新产品、新经济、新技术可谓一应俱全。“贵州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引进来,改造、嫁接原有产业,因此经济发展非常快。”王军分析。

  东部地区增速放缓加快转型

  近几年,东部地区进入产业转型升级调整期。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东部地区还面临着更大的去产能的压力。

  “东部地区去产能的压力要比中西部地区多。”白明表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东部地区经济速度放慢,但是增速放缓不一定是坏事,它反映了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优化。

  而在去产能涉及的行业中,钢铁业首当其冲。作为钢铁大省,河北省钢铁业的PMI指数自3月到6月持续下降,由57.6%跌至41.2%,产出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明显。

  大大买钢网CEO彭政军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产能对企业盈利影响很大,“特别是国有企业,来自政府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他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去掉1000万吨的产能,按一吨400元来算,相当于减少40亿元收入。

  “短期来看,去产能对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都有一定的压力,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关停并转’伴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契机,比如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借此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东部沿海地区基数大,发展阶段和层次比中西部要高,因此其GDP增速敌不过中西部地区是自然现象。

  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经济引擎

  东部地区GDP增速虽然放缓,但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东部地区在引领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沿。

  对此,王军表示,对于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或者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来说,国家更希望它们在新经济、新动能的培育上找出一条新路,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方面,北京达到1185.2亿元,增长11.2%;上海772.82亿元,增长16.5%。

  业内人士指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是北京第二大支柱产业,其高速增长,代表了北京创新型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落户在北京市朝阳区的PINTEC集团是一家从事大数据应用与金融科技研发的智能金融服务企业,集团创始人兼CEO董骏表示,“创业四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也走出了一条‘数据—交易—数据’的金融创新之路。”他表示,PINTEC集团和旗下企业将专注于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业务,用科技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

  “我们不要只看速度,而要看质量,看结构优化,看它解决就业和培育新经济方面的作用。”王军强调。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工业地产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