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影响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融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在政策引导和证券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的环境中,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中国证券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投资者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财富的不断积累,资产配置的需求不断增强。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证券信息化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投融资需求的日益增长
中国经济在2002年至2015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从120,333亿元增长至676,708亿元,宏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成为证券市场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稳定的宏观经济预期将为证券行业未来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动力。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直接融资比重的不断提升,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而伴随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新的投资工具和业务类型的增加也将为中国证券行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融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在政策引导和证券市场功能不断完善的环境中,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从而促进中国证券行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投资者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财富的不断积累,资产配置的需求不断增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多年的发展,证券产品作为投资渠道之一,尤其随着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者投资意识的不断提高,股票等证券产品的财富属性逐步强化,其将成为中国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投资者对于证券产品的需求总量提升,形式更加多元化,进而推动证券业不断创新,为证券公司的业务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为证券公司收入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有利契机。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服务业、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主要动力,资本市场在动员社会资金支持这些新兴企业上更有优势。我国经济目前融资结构仍以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占比较低,这种社会融资结构隐含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加快长期资本形成。2003年至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GDP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
(2)积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1年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证券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012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导向推动证券公司改革;明确指出支持证券公司做优做强,鼓励证券公司通过上市增强实力,提升竞争力;明确金融业将保持高于整体GDP增速增长、直接融资规模地位将继续提升。
2013年11月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并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为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对建设现代投资银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和推进监管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
2015年11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全国股转系统的重要意义,明确全国股转系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战略定位,确定全国股转系统下一步转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对推进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该《决定》的实施期限为两年,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证监会负责抓紧制定注册制配套规则。我国A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
在积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证券市场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将得到提升。作为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参与主体,证券公司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3)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证券公司净利润在2009年至2012年期间出现持续下滑,整个证券行业的转型和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债券市场、并购业务和直接投资等业务的崛起以及各项新业务的逐步发展,对证券公司业务和收入结构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2013年证券公司净利润有所回升,并由于沪深两市交易活跃加之投行业务收益下降明显,促使经纪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有所回升。融资融券业务己逐步发展成为证券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2014年随着金融行业等大盘蓝筹股的快速上涨和融资融券业务快速发展,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出现了大幅提升,融资融券业务净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2015年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继续不断放大,证券行业收入也随之大幅提高。2009年至2015年中国证券公司各业务收入结构如下图所示:
中国证券公司各业务收入结构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中国证券业协会
2012年5月召开的中国证券业创新大会拉开了中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和积极转型的序幕。会议的研讨内容旨在改善券商盈利结构,提高券商杠杆,发展创新业务,放松管制,通过制度化改革来推动证券公司市场竞争及创新。随着创新政策的逐步落实,相关创新业务都己进入创新实践中,中国证监会修订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颁布了《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相关规定进一步推进了证券公司业务方面的创新。创新业务的发展将成为证券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2012年以来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发布的主要创新及松绑政策如下表所示:
2012年以来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发布的主要创新及松绑政策
2、不利因素
(1)资产规模总体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在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机构中,证券业总资产最小,其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最弱。截至2015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99.30万亿元;而同期证券公司总资产仅为6.42万亿元,仅占银行业总资产的3.22%。中国证券公司净资本总体较小,整体抗风险能力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较弱,尤其是净资本较小的证券公司。
中国证券公司总资产和净资本发展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库和银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
证券行业由于整体规模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和分散风险的功能有限,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还比较小。证券市场中的产品有限,尤其是衍生品,其分散风险的功能远不能满足整个金融市场的需求。
(2)业务模式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中国证券行业收入仍主要依靠经纪、自营和承销保荐等传统业务,向客户提供兼并收购、受托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基金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限,其业务模式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
证券行业长期面临的金融压抑将逐步释放,然而放松管制、创新发展不意味着证券行业的转型就此结束。由于业务结构的调整以及创新意识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证券行业金融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需要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不断探索。
(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证券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更是人才密集型行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培养影响着证券公司转型步伐,证券公司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缺乏成为阻碍中国证券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尤其是缺乏掌握现代金融工程知识的专业人才限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