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证券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由于证券行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储备等因素造成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依赖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自营等传统业务,尤其依赖通道收取佣金的经纪业务,为经纪业务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信用交易业务发展迅速,其他各类创新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由于证券行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储备等因素造成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依赖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自营等传统业务,尤其依赖通道收取佣金的经纪业务,为经纪业务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信用交易业务发展迅速,其他各类创新业务尚未形成稳定的收入。其中,经纪业务和与二级市场成交量高度相关,自营业务总体上也与二级市场涨跌高度相关;而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间的相互作用又影响着证券公司的承销保荐收入。因此,证券市场总体行情及其走势直接影响着中国证券公司的总体利润水平。
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证券行业仍存在诸多挑战,证券市场尚需不断完善。在过去十年间,二级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巨大。中国股票市场在2002年至2005年处于低迷状态,交易不活跃成交量低,导致2002年至2005年证券公司整体亏损。随着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实施和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开展,证券市场逐渐进入上涨阶段,证券公司经营状况也随之好转。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创下了6,124点的历史高点,证券公司盈利水平也于2007年达到历史记录的1,320亿元。中国证券市场繁荣活跃的景象被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世界经济受到重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股票市场也随之大幅下挫,于2008年10月28日跌至1,664.93点,一年之间跌幅达72.83%之多。市场的持续下跌也影响了证券公司的业绩,2008年全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与2007年同比下降62%。随即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好转,股票市场也逐步回升,上证综指于2009年末上涨至3,277.14点,证券公司盈利有所好转。2010年爆发的欧元区债务问题以及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打击世界经济,中国股票市场也出现大幅波动。2011年期间,上证综指由年初的2,852.64点震荡下跌至年末的2,199.42点,交易量也大幅萎缩,2011年证券公司净利润仅为394亿元,较2010年776亿元的净利润下降49.23%。2012年全年中国股票市场仍然呈现疲软态势,交易低迷,佣金率持续下滑,证券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至329亿元。2013年上证综指收于2,115.98点,全年累计下跌6.75%,但年内小市值股票交投活跃,结构性热点行情也不断出现,股票市场2013年度成交金额较上年有所上涨,证券公司净利润回升至440.21亿元。2014年上半年上证综指收于2,048.33点,较年初基本持平,期间波动幅度在100点左右;2014年下半年随着金融行业等大盘蓝筹股的快速上涨,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出现了大幅提升,上证综指收于3,234.68点,仅2014年下半年涨幅达57.92%。证券公司201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965.54亿元。2015年全年中国股市波动较大,上证综指由2014年末的3,234.68点最高上涨至2015年6月的5,178.19点,随后快速下跌至8月末的2,927.29点,2015年末收于3,539.18点,期间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出现了大幅上涨,单日和累计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
2002年至2015年证券市场年成交金额和证券公司年度净利润以及上证综合指数走势情况如下图所示:
证券市场年成交金额和证券公司年度净利润以及上证综合指数走势情况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