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分析,提出建立我国生态旅游的标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也在努力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观鸟、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缙云县、九寨沟等生态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景区,知名度较高,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一)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国外的生态旅游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因为生态旅游是在大众旅游对环境和社区不负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投入精力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不少成果。Dr.PeterBjo魬rk(2000)认为生态旅游已被大家广泛使用并且出现滥用的现象,生态旅游并不是农家乐旅游、自然旅游或者探险旅游,而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因其能“净化”市场、增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拥有较完善的经营模式、促进自然与经济协调发展等特点,备受业界关注;Peter还指出,生态旅游必须是可持续的,必须是当地社区、当局、旅游者和企业共同参与的。JudyKarwacki,ColinBoyd(2006)关注了伦理教育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的重要性,加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M.R.Yacob,A.Radam,S.B.Rawi(2009)研究海洋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以马来西亚热浪岛为例。KhwanruthaiBunruamkaew,YujiMurayam(2011),基于GIS和AHP的方法建立了生态旅游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同时以泰国的苏梅岛为例。PierreG.Walter,J.K.(Kila)Reimer(2012)研究以基于社区的“生态课程”使游客得到生态伦理的教育,分别在柬埔寨和泰国开展两个课题项目,研究如何使当地的环境、文化和民生融入到“生态课程”当中。
(二)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基本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的。时至今日,很多组织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和阐释,至今尚未达成文字上的统一。郭舒(2002)从供、求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旅游概念进行梳理,并自己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的概念以及防止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意义。赵新民(2002)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提出解决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加强基础性工作。刘德谦(2003)提出我国生态旅游面临的三个选择:一是无所作为的保护还是积极有效的保护,二是大众旅游还是特殊专项旅游,三是粗放的发展还是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进行了论述。杨桂华(2004)认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是双向的,即旅游目的地社区责任和生态旅游者责任。杨彦锋、徐红罡(2007)认为自然性、学习性、可持续性和责任感构成生态旅游概念的四个要素,对国际生态旅游标准演化的历程进行描述,提出建立我国生态旅游的标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国也在努力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打造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观鸟、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缙云县、九寨沟等生态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景区,知名度较高,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特色旅游市场发展态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