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监管雷霆出击房地产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严阵以待

 导读:监管雷霆出击房地产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严阵以待。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房地产信托在2016年的变化轨迹,最是恰当不过。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房地信托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房地产信托在2016年的变化轨迹,最是恰当不过。

        伴随着房价的狂飙突进,一度沉寂的房地产信托在今年上半年复苏,并逐渐呈现火爆态势。然而,随着人们对于“地王”资金来源的追索,从信托渠道违规流入拍地环节的资金逐渐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今年三季度以来,为落实房地产调控工作,有效缓释行业集中度偏高的风险,监管层对银行和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对金融机构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进行严格规范。对于监管的合规检查,部分信托公司表示正严阵以待,而此前快速回暖的房地产信托业务也因此“急刹车”,募集规模急剧降温。

        信托融资的“灰色地带”

        “地王”频出,这是大众对于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最深刻印象。不仅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如此,杭州、苏州、厦门、合肥等二线城市亦频频爆出天价的土地拍卖价格。

        然而,这些拍地的资金从何而来?

        “按照规定,土地拍卖的资金必须是房企的自有资金。”上海某中型房企人士透露:“但是今年以来的很多拍地资金,其实是房企放了杠杆从信托渠道获得。”

        一些房地产信托土地融资业务的具体形式是,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相关信托产品,将募集来的资金直接作为拍地的保证金或者拍地资金,并最终流入土地拍卖市场。

        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只要通过发行信托产品,支付给信托投资者一定的收益,便可以“空手套白狼”获取大笔资金。从信托渠道违规流入的资金,或许成为频频出现的“地王”背后的助推力量。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来看,作为部分信托公司拉动今年盈利增长的首要业务,房地产信托在今年前三个季度呈现出不断升温的状态。

        来自国投泰康信托研究发展部的一份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集合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和占比都呈显着的上升趋势。集合类房地产信托从一季度单月百亿元的发行规模,逐步上升至8月份的167亿元,集合房地产信托的发行占比从年初的不到10%逐步提升到8月份的17%。

        监管部门“雷霆出击”

        而监管层已在行动。近期银监会已下发通知,将对北京、上海等房价上涨过快的16个热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要求地方银监局于12月5日前将专项检查报告上报。

        据了解到,此前上海银监局已对参与拍卖土地的四家企业资金来源开展了检查。“检查结果令人惊讶。”据接近上海银监局的人士表示,很多金融从业人员明知一些违规资金不应进入房地产市场,但受短期利益驱动,最终这些资金还是绕道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据悉,上海银监局已针对此召开过多次会议。根据银监会最新的监管精神,对于房地产信托合规经营情况,银监部门将检查信托公司是否严格执行房地产相关信托业务监管规定,是否加强信托资金用途和流向监控,是否通过多层嵌套等产品规避监管要求。

        同时,银监部门还将检查信托公司是否发放用于支付土地出让价款的信托贷款,是否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流动资金信托贷款,信托公司是否以充当筹资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各类机构发放首付贷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便利等。

        事实上,从近期上海房地产调控效果来看,10月份的房产开发贷款已明显减少。央行上海总部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上海全市本外币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31.5亿元,同比少减47.6亿元。

        信托公司严阵以待

        面对监管层严查银行和信托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一些信托公司正“严阵以待”。

        “我们已经听说监管近期可能再次对房地产业务进行检查,正等待相关通知,准备随时接受检查。”多位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至于检查的重点,信托业内人士均认为,“假股真债”等形式或将成为监管打击重点。据获悉,近期监管部门的检查中,除了严查信托资金的来源和后续流向外,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报备过程也已收紧。

        在对产品的监控中,“假股真债”的形式尤其受到监管的关注。所谓的“假股真债”,指的就是信托公司和房地产企业合作过程中为了规避监管做的一套“假动作”。

        目前,由于监管层严格限制信托公司以债权形式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股权类业务由此兴起。但是,在具体操作中,由信托公司和开发商组成的项目公司中,信托公司往往只占有一小部分股份,但是却承担了大部分的融资功能,因此这类股权类项目,本质上依然是以债权形式存在的业务。

        “监管层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明确要求在股权项目中,信托作为股东,其所占的股份与提供的资金额要相匹配。”某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因此‘假股真债’的现象将得到遏制。”

        事实上,基于对市场预期的改变,信托公司在实际业务中已经开始再度收缩地产业务板块。来自用益信托的最新统计显示,11月7日至11月13日这一周,在今年前三季度曾一度火爆升温的房地产信托项目出现“零成立、零募集”的现象。这一较为罕见的现象或预示着,地产信托业务在严厉监控下再现“拐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