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强北转型升级国际高峰论坛” 在深圳举行 樊纲称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不应该放弃熟悉领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17日在深圳表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确实面对成本提高等挑战,但有些企业热衷于这个转产(转移产业),到处打听哪个产业好,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这种转产不叫转型,中国企业从产业上要不断升级产业链和价值链。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铸铁管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17日在深圳表示,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确实面对成本提高等挑战,但有些企业热衷于这个转产(转移产业),到处打听哪个产业好,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这种转产不叫转型,中国企业从产业上要不断升级产业链和价值链。
11月17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商会等主办,赛格集团、华强集团承办的“华强北转型升级国际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与会的学者和商界人士以深圳华强北为例,探寻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性。
会上,樊纲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业企业。樊纲指出,企业客观上面临挑战,但是转型不是转产,不是有些企业把工厂生产线搬到了国外,自己搞别的产业。
对于企业转型,樊纲认为,真正的转型升级,不应该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放弃自己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核心竞争力,不放弃整个价值链。
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从低端到高端之间有非常宽广的领域,樊纲认为,很多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深耕细作的领域,企业确实不要做低端,但是逐步向高端发展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需要专注和专业、长期积累。
樊纲强调,没有不好的产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只有一些企业东张西望,老想转产,最后没做好,是因为注意力分散,资金也分散。
对于整个经济大环境,樊纲的观点在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周期,这个也不是中国特殊的,任何一个经济经历周期的阶段,对目前的经济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需要转型升级。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也不例外。
在这个面积达1.45平方公里,日均客流50万人,商业经营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3000亿元的地方,在“新常态”下,华强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地位,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业包括奢侈品等多元业态,形成以高端电子产业为龙头,多业态共存共荣的发展局面多业态,为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和动力。
樊纲指出,华强北背后的科技市场是一套体制和规则,而研究深圳是全国一个热门话题,深圳在转型中一花独放,有很多高新科技企业,深圳经验的核心就是建立科技市场。
以华强北为例,樊纲表示,华强北经验的基础就是自负盈亏,企业不断更新技术,不断竞争,互相整合。企业的转型升级会自动产生活力,发现新机会,不断跟上新潮流。
当日,国家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曹德荣也表示,随着电子配套市场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华强北不仅成为全国电子配套市场的“晴雨表”,还将其影响力辐射到东南亚和欧美地区。华强北的成功实践生动的诠释了市场流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曹德荣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蓬勃兴起,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华强北的转型升级恰逢其时,是富有成效的战略举措。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把经济效益,经济效率,生态环境,创新驱动,体制改革等新的发展理念放置于转型升级的首位,用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来支撑市场的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