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各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 城镇居民收入上海第一

 导读:中国各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  城镇居民收入上海第一。中国各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8日上午,全国已有22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日化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各省市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28日上午,全国已有22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上海、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185元、42426元,是全国目前仅有的超过4万元大关的地区。此外,7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名义增速跑输GDP。从全国来看,今年各地工资增速现呈现出减缓趋势。



  城镇居民收入上海第一 

  截至1028日,全国已有22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上海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85元摘得全国桂冠,第二为北京(42426),第三为浙江(36093)。上海、北京为全国目前仅有的超过4万元大关的地区。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情况,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以25337元为界,目前共有7个省份人均收入高于国家整体水平,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福建、山东。 

  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国GDP增速6.7%,即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跑输GDP 

  各 省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陆续公布。通常而言,GDP增速与居民收入都采取名义增速,或者都采取剔除物价的增速,这样两者才有可比性。但各地公布的GDP 增速为剔除物价的增速,而居民收入增速往往未剔除物价,这样比较的结果是,大部分省市居民收入都高于GDP,然而也有省市居民收入名义增速低于GDP 

  7省市收入名义增速跑输GDP 

  据 统计,在这已公布的22个省份中,有8个省份城镇居民名义收入增速低于该省GDP增速,分别为天津、福建、重庆、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宁夏。值得注意 的是,这些地区都是GDP增速很高的地区,在全国各省份GDP增速排名中位于前列。其中,重庆、贵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包揽前三季度各省市GDP增 速前6名,河南排名第9,宁夏第11 

  经济发展是提升居民收入的必要条件,一地居民收入高低,大体上与人均GDP正相关。以上省市多为中西 部省市,GDP总量不高,经济体量不大,人均GDP水平较低,成为制约当地居民收入一大原因。不过,从GDP增速比较来看,中西部较东部更具增长力,因此 在各省GDP增速排名中名列前茅。 

  2016年居民收入放缓 

  在过去3年中,居民收入仍快于GDP增速。201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GDP增长7.7%2014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0%GDP增长7.3%2015年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4%GDP增长6.9%。而进入今年,居民收入开始跑输GDP 

  此 外,从今年各省市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来看,各地也有下调趋势。8月以来,包括北京、山东、四川、陕西、江西、河北等在内的11个省份密集公布了2016年企 业工资指导线。与2015年相比,上述地区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多为持平或下调。此外,这11个省区市的上线(又称为预警线)也有所下调,各地均维持10% 以上,但普遍降幅较大,多数下调4%-5%,最高达到7%。而下线则有少数省份与去年持平,仅有北京一地上调0.5% 

  此前,高盛集团分析师称,中国的工资增速现已呈现出减缓趋势,并预计到2017年这一增幅还会进一步降至6.7%的水平。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今年出现了劳动工资增幅低于GDP的情况,要特别关注这个风险点。因为,如果劳动力工资涨得慢,对经济结构是一个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影响。 

  7月,统计局指出,全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仍存在一定困难。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表示,今年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影响相关从业人员工资收入,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使部分地区农业增收困难,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等,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人 民日报海外版则在7月援引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然伴随着新老业态更替与要素重新优化配置,这会导致一定时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而影响居民收 入。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居民收入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高于GDP增速。只要收入增长趋势强劲,前景向好,便没有必要对短期起伏大惊小怪。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具体对象包括: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和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已接近5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则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外卖平台格局,区域特征显著,本地化玩家仍占据主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卖企业如美团、滴滴正加速出海,以高补贴、强本地化运营和差异化配送策略切入中东、拉美等市场。

2025年09月20日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