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信用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信用贷代偿行业的兴起到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2017年底的现金贷监管是重要的催化剂。2017年11月发布了141号文,最关键的一点是对贷款利率上限做了限制,明确了年化利率36%的上限。这导致了大量从事高利率、高手续费的现金贷平台业务断崖式下跌,大部分退出了市场。另有一部分业务相对规范的平台也调整了产品利率。
在消费金融发达的美国市场,银行和信用卡公司通过提供更低利息的信用卡余额代偿服务争抢客户。首先用短期促销的低利率产品吸引客户将其他银行的信用卡余额转入,一般促销期结束后恢复正常利率。客户将贷款余额转入之后用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差异化的定价留存客户;此外,客户能将多张信用卡余额进行了归集,进行统一管理。最后必然有一部分客户留存了下来。
美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征信体系完善,利率定价较为灵活。Capitalone是信用卡代偿的鼻祖,之后银行、信用卡公司、LendingClub等网络借贷机构也都开始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从海外发展路径来看,金融科技做大会变成传统金融机构,拿到银行牌照,并进行外延式并购。
截止2018年6月,我国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达到6.38亿张,人均持卡数量为0.46张。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信用卡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66%的成年人(15岁及以上)持有信用卡,中国该比例仅为21%。美国的人均持卡量为2张,我国信用卡用户的基数将持续提升。
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竞争加剧。在贷款利率上限的限制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互金平台将信用卡持卡人视为目标客户,除了上市和即将上市的这四家公司,还有不少平台参与其中,包括还呗、替你还、松鼠金融、玖富万卡、分期乐、快易花、小花钱包、小黑鱼等。过度竞争及恶性竞争或导致信用卡人群的共债率上升,从而增加整个行业的信用风险。
(2)行业提升空间大。随着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有信用记录和持有信用卡的目标人群数量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在扩大。对于平台来说,对于客户的画像会越来越精准,定价也更趋于差异化,客户体验会不断提升。
(3)盈利能力有待观察,分化或显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四家公司的招股书来看,盈利时间尚短,持续性有待观察。资产端的收益率由于现金贷监管有所下降,资金端成本在2018年受信用环境影响有所提升。金融机构参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积极性比较高,可通过直接放贷、购买ABS或者信托、资管产品等多种途径参与。获客成本持续上升,虽然互金平台数量减少,但需要购买流量的各种互联网公司仍然很多,所以存量客户较多的平台有相对优势。风控成本的控制具有规模相应,业务量增加可摊薄征信费用及运营成本。除了利差收入之外,这些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增值服务变现的途径。相比支付宝、微信这类高频使用的生活服务类、社交类APP,金融信贷类APP的功能过于单一、客户交互频率较低。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除了需求频次低,这些金融科技公司还需要解决合规性问题,尤其是金融牌照的获取。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