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上半年我国上市银行主要业绩及驱动因素分析(图)

         1. 整体业绩一览

         所有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完毕,2017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9%,略超我们预期(半年报前瞻预测2.9%)。原16家上市银行中,增速较快的是南京银行(17.0%YoY)、宁波银行(15.1%YoY)、招商银行(11.4%YoY),增速较慢的是华夏银行(+0.1%YoY)、中信银行(1.7%YoY)

         和工商银行(1.9%YoY)。次新股板块增速较快的是贵阳银行(+23.3%YoY)、吴江银行(11.7%YoY)和无锡银行(10.4%YoY)。

         从自上而下的收入、利润分解来看,25家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为+0.9%(vs17年1季报-2.4%),这是过去6个季度以来净利息收入同比首次回到正增长,主要的贡献来自大行,半年末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达到4.7%,同比增速较1季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股份行与城商行虽然延续了1季度的负增,但幅度幵未有再度扩大,上半年净利息收入分别同比负增7.0%/4.0%,(vs1季度-7.8%/-3.4%),负债端同业负债成本快速上行的冲击有所消退。

         1季度上市银行合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速仅为-2.1%(vs 17年1季报-1.7%),手续费增速延续了1季度的负增趋势,我们认为主要的负面因素来自监管,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収后,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与此同时,17年对于资管、同业领域监管升级的影响逐步加大。在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上半年负增1.2%),压缩成本成为各家银行的必然选择,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2%(vs1季度2%),维持在较低水平。

         上市银行17年上半年拨备前利润增速为2.1%(vs1季度5.1%),其中增速较快的有华夏(+14% YoY)、平安(+11% YoY)和北京(+11% YoY),次新股中贵阳、吴江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在30%以上。

         从资产质量来看,上市银行17年2季度不良生成压力继续改善,使得银行拨备计提压力持续减轻。17年上半年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长1.2%(vs 17年1季度16%),对利润增速的边际影响由负转正,带动行业净利润增速(+4.9%YoY)超过拨备前利润增速表现。
 

表:上市银行2017年半年报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拆解

         2 业绩归因分析

         我们对上市银行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进行归因分析。从净利润增速驱动各要素分解来看:

         17年上半年整体上市银行规模增速贡献净利润增长5.3个百分点(vs17年1季报8.8个百分点),规模增长仍然是贡献业绩的最主要因素,但随着强监管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的放缓,贡献度有所降低。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银行产业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息差贡献为-7.3%(vs 17年1季报-14.7%),依然是最主要的负贡献因子,但负贡献幅度较1季度明显改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6年上半年仅有2个月没有营改增因素影响,因此营改增对17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也造成一次性影响。剔除营改增因素后,大行/股份制/城商行息差对净利润贡献度分别为+4/-8/-15个百分点。个体间差异依然明显,同业负债占比较高的包拪股份制、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受冲击较大。

         手续费收入的增长负面贡献0.8个百分点(vs 17年1季报-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来自理财、基金、保险代销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爆収后,增长动能将有所减弱,与此同时,17年对于资管、同业领域监管升级的影响逐步加大。

         成本收入比对净利润增速负面贡献1.5个百分点(17年1季度-1.8个百分点),需要注意的是负贡献幵不是由银行费用支出大幅增长所导致,而是在受营收端增速更快的下行速度拖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拨备对净利润的贡献度自2013年以来首次转正。17年上半年计提的拨备损失增加正贡献2.4个百分点(vs 17年1季报-2.0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与城商行的拨备释放更为明显,对净利润正贡献分别为2.7%/6.4%,在行业不良生成率的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拨备压力明显减轻。

         整体而言,规模扩张是对净利润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因子,而负贡献最大的依然来自息差,最大的边际变化来自拨备计提,对利润的贡献度由负转正。
 

表:上市银行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归因一览

 
图:银行业17年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归因分解图

 
图:各银行17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速归因分解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