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内地与香港或将发布基金认定计划 改变合资方式

        导读:内地与香港或将发布基金认定计划 改变合资方式,不过,一旦拟议中的中港基金相互认可计划最终敲定,合资企业的热度将迅速降低。届时,一些香港的基金将可在中国内地销售,中国内地的基金也将可在香港销售。

        中国内地监管机构与香港当局之间的突破性谈判,将改变跨国基金集团与中国内地投资者的接触方式。评论人士称,此举将“改变游戏规则”。

        到目前为止,外国基金管理公司接触中国本土投资者的唯一方式,是与一家本土合作伙伴组成合资公司。这导致过去十年中合资企业数量激增。

        市场研究公司Cerulli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合资企业在中国资产管理市场中所占份额已从40%增长到60%,而曾经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本土基金提供商所占市场份额则相应降低。

        不过,一旦拟议中的中港基金相互认可计划最终敲定,合资企业的热度将迅速降低。届时,一些香港的基金将可在中国内地销售,中国内地的基金也将可在香港销售。这些允许进入内地的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都是持有香港基金监管机构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uritiesandFuturesCommission)颁发执照的公司。

        德杰律师事务所(Dechert)认为,“中国不断增长的零售基金市场将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向”跨国资产管理公司“开放”。

        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投资管理全球主管汤姆•布朗(TomBrown)相信,中港当局之间的谈判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这一计划的细节也将很快公布。

        他表示:“这一计划为全球有意愿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非常激动人心的机遇,因为它为这些公司(开辟)了新的业务开展渠道。这一协议将改变游戏规则。”

        布朗指出,合资方式对跨国基金集团来说存在一些陷阱。跨国基金集团在合资企业中最多只能拥有49%的股份。

        布朗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合资的方式令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拥有太大权力,特别是在公司治理事务和管理层控制方面。

        他表示:“许多基金管理公司认为,传统的合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方式曾帮助这些公司获得在中国市场上经营的经验,但它最终可能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即便一家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合资企业中拥有董事会席位,他们可能仍无法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式、风险管控质量、或企业战略和增长规划。

        因此,布朗预计,一旦中港基金相互认可计划得到确认,许多跨国集团将逐步退出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合资创办的企业。

        基金集团为维护他们在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迅速否认了这种说法。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MorganAssetManagement)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杰德•拉斯科维奇(JedLaskowitz)表示,“即便在中港基金相互认可的情况下”,他的公司也会继续经营合资企业。

        2004年,摩根大通与上海国际集团(ShanghaiInternationalGroup)合资创办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ChinaInternationalFundManagement)。拉斯科维奇表示,上海国际集团“远比我们了解中国市场”。

        他补充到,即便在香港与内地的基金销售协议达成之后,“拥有合资企业的基金集团仍将拥有显著优势,它们能够利用内地的投资、基础设施和分销能力”。

        澳大利亚基金公司安保资本(AMPCapital)驻香港全球客户主管安东尼•法索(AnthonyFasso)也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外资公司可能会维持合资公司现状。

        他表示:“在中国,本土企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我不是说一些合资经营的基金公司不会取得成功,而是说,完全专注于中国本土市场、拥有在中国内地家喻户晓的基金品牌,总是会取得更优秀的销售业绩。”

        因此,在中国监管机构首次允许国内保险公司进入资产管理市场之后,安保资本决定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ChinaLife)合作。今年早些时候,两家公司合资创立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ChinaLifeAssetManagement)。

        法索预计,多家在中国内地分销网络拥有数万乃至数十万家代理的中国保险公司将利用新的规则,与银行在过去十年中创建的80多家基金公司展开竞争。

        对那些在中国内地没有合资企业的外资基金公司而言,中港基金相互认可协议的影响依然难以预料。

        斯特拉顿街资本公司(StrattonStreetCapital,总部位于伦敦)的管理合伙人安德鲁•梅因(AndrewMain)相信,“那些实力超强的基金公司或许有能力(在华)单打独斗”。斯特拉顿街资本公司旗下有一只人民币债券基金。

        但他补充称:“对其他所有基金公司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更有可能尝试通过合作伙伴来分销基金,而不是自己直接销售。”

        毕马威的布朗也承认,中国的基金分销市场由“零售银行主导”。他表示,“基金公司将不得不努力制定合适的分销协议”。

        不过,对基金集团宣称将长期坚持维持合作的说法,他感到怀疑。

        他表示:“(跨国基金集团)目前显然必须支持它们的合资企业,合资是当前战略的一部分,因为中港基金相互认可安排还未到位,退出合资企业还不是当务之急。”

        但他相信,已经拥有合资企业的外资基金公司在谈论在华未来商业发展计划时可能会比较“谨慎”,因为“它们不希望显示出自己对合资不上心”。

        布朗认为,如果人民币停止升值、人民币汇率稳定下来,合资企业的吸引力可能会继续下降。这可能促使中国投资者对国际市场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中国投资者传统上更青睐中国本土的股票和债券基金。

        布朗表示,由于预计到中港基金相互认可计划将要启动,毕马威正在与许多欧洲和美国的基金公司接触,这些基金公司希望在香港建立业务,从而能够直接面向中国内地投资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迈入“量减质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集约化与区域集聚效应凸显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迈入“量减质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集约化与区域集聚效应凸显

当下,作为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检验检测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2024年更是迎来结构性变革——机构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营收逆势增长,正式迈入“量减质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行业“小散弱”现象初步得到扭转,并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年11月21日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