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展回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现代国家构建离不开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力支撑,财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物质基础,财政关系定义了现代国家中民众与政府、各级政府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制度成为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由此,财政分析跳脱经济效率分析逻辑框架,进入国家治理和现代国家建构的叙事体系,效率与制度分析构成现代财政分析的一体两翼。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局出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距此,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回眸三年多来的财政改革,可谓硕果累累。

          首先是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修订的预算法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预算公开制度初步建立,“三公”经费公开已经常态化。预算完整性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不断完善。跨期预算改革正在逐步完善。新《预算法》进一步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与此相呼应,2015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出台。

          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占比不断上升,一般性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比重由2013年的56.7%逐步提高至2016年的60.5%。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不断下降,2016年,专项转移支付数量已由2013年的220个大幅压减到94个。初步建立起规范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据可行。规范管理增量债务的同时,2016年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规模,降低利息负担达到4000亿元。

          其次是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营改增”试点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服务业与制造业统一征收增值税,有利于公平行业间税负水平,有利于为企业减税降负,2016年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2017年增值税税率将由原有的四档税率减并至三档税率,税制更趋简洁明晰。消费税改革逐步推进,一批旧的商品从征税名单中被剔除,新的奢侈消费进入。2015年5月,卷烟消费税调整,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提高6个百分点,加大校正烟草消费行为的力度,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政增收。2014年年底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2016年7月1日,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全面推进,水资源费改税从河北省开始试点。环保费改税改革稳步推进,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税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这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税收法律,也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所迈出的坚实一步。环保税将发挥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三大特点的优势,促进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税制改革的重头戏——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设计论证当中,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将实行按年汇总纳税;专项开支扣除将会适当增加。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改革在探索中前进。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逻辑起点,也是前置条件。2016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事权改革从财政事权。执行层面,部分事权上收中央,环保执法部门垂直改革已经完成。收入划分方面,增值税改革试点全面推行之后,制定实施了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确保地方既有财力不变,维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大致“五五”格局。资源税从价计征全面推开之后纳入的矿产资源税收入全部为地方财政收入;水资源税按中央与地方1∶9的分成比例不变。2016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57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7195亿元,比重为45∶55.

          财政制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宏观财政政策依旧在惠民生、补短板、调结构、防风险中发挥磐石作用。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扩支减税,避免经济失速风险。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政策取得重要成就,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去产能人员分流安置资金100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压减产能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财政资金继续发挥惠民生、补短板的关键作用,全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涉农财政资金整合到位230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43%,地方扶贫资金增长56%,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40万。

          诚然,现代财政制度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某些领域存在的一些顽疾不可能一夜消除。譬如税收等优惠政策专项清理工作暂时停顿,地方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有返潮的迹象。地方融资冲动依然存在,地方发展模式的转换非一夕之功。地方税、财政税的改革进展依然缓慢,房产税立法依然没有纳入本届全国人大的审议议程,地方税收体系建设还在艰难探索中。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还不够突出。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种还占极少数,税收法定建设任重而道远。地方财政依赖土地财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在三大财政制度改革中相对滞后,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政制度建设尚在艰难调整当中。以上种种问题正是未来财税改革的主攻方向。

          展望未来,财政改革充满希望,大国财政建设正在路上。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支柱,财政不但继续发挥着为改革破冰的尖兵作用,还在新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完善方面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正在发挥宏观经济之锚的关键作用,未来更将加强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成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稳定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