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日经济合作发展之路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第一,从全球范围来看,摆脱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困境,需要培育增长新动能。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在应对危机和缓慢复苏中徘徊了九年。虽然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指标出现了一些企稳向好迹象,大宗商品市场逐步回暖,持续多年的通缩风险有所缓解,但短期内还看不到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的前景。根据IMF今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为3.4%,2018年预期为3.6%,仍然显著低于危机前的水平。究其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旧的动能逐渐减弱的同时,新的动能未能迅速地培育和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虽然基因技术、量子通讯、深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在孕育和发展,但是它们还不能像历史上的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那样,引发大规模的产业革命。二是全球劳动力的总量还在增长,但高素质劳动力人口增长缓慢,“潜在的人口红利”难以变为“现实的人口红利”。三是曾经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全球化,因为平衡性、包容性不足,带来了南北发展差距和各国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制约了全球总需求的增长,而且导致了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而可能会使全球化深入发展受到阻碍。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道路,需要合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需要共同提高全球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要通过加强南北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需要携手推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增强全球化的包容性和普惠性,为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要素更优化的配置和更高效的利用,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中国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主要依靠自己,但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凭借要素低成本优势、物质资本大规模积累和抓住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历史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一样,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旧动能也正在减弱,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发展动能。一方面,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以及环境负荷逼近承载力上限,要素成本快速上涨,经济增长再也不能建立在低要素成本、高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上,而要建立在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之上。另一方面,随着需求结构的升级和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一些传统产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而一些新的、品质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却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新的产品不断创造、新的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面对这种情形,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战略和政策,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壮大发展新动能。目前,中国在培育新动能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16年,网上商品零售额已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6%。今天,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们都能看到一些形色不同的共享单车。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培育新动能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在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制约:中国虽然拥有规模庞大、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但是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虽然在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核心技术依然是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国内市场广阔而且在不断扩大,但是现存的资源和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才能使这些资源和要素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和更充分的利用。由此可见,中国培育发展新动能依然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依然需要引进国外的技术,依然需要参与全球的分工。

           第三,中日两国应为培育新动能加强合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低迷的状态。尽管日本历届政府为经济摆脱困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日本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动能。中日两国在培育新动能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前景。日本高端人才多,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日本技术先进,中国产业配套能力强,两者优势的结合有助于培育和壮大各自的发展新动能。还要看到,中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也是亚洲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有责任也有能力推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深度合作。中日两国应在更好发挥世界贸易组织(WTO)作用、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为两国培育新动能创造更好、更稳定的外部条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几年,随着国内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跨境支付行业迎来市场新机遇。但是,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合规、技术、商业等多方挑战,同时监管政策升级,合规高压线加速支付行业洗牌,跨境支付行业拥有诸多困境,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营收有所下滑。在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旅游、商贸交流不断扩大,我国跨境

2025年06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