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上半年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分析

    2009年上半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业务规模快速扩大,覆盖面逐步拓宽,在提高农业防灾防损和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农业保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59.81%,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67.14 亿元,占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的95.87%;参保农户6152万户,同比增加49.2%;提供风险保障1437亿元,同比增加89.9%。

  种植业保险共承保农作物及林木3.49亿亩,参保农户5221.36万户次,原保险保费收入54.59亿元,同比增长70.62%。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农作物险种分别为水稻、棉花、玉米、小麦、大豆。

  养殖业保险承保大小牲畜2736.55万头(只),家禽3.35亿只;参保农户659.57万户次;原保险保费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长30.59%。养殖业保险原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险种分别为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育肥猪保险、鸡类保险、淡水养殖保险。其中,能繁母猪保险共承保能繁母猪1836.9万头,同比增长20.09%,参保农户达586.52万户次,实现原保费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36.85%,占养殖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62.89%。

  二、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不断扩大保险责任范围。种植业方面,将广大农户反映强烈的旱灾和病虫害纳入保险责任。养殖业保险方面,已基本承保所有动物疾病(疫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政府扑杀保险责任。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的保险责任已较发达国家更为广泛。

  积极开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2009年,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支持的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已达到9个。目前,全国开展的农村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覆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以深入开展大宗粮油作物保险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等重点农作物保险。以地方经济特色经济发展为重点,发展烟叶、橡胶、瓜果、林木、蔬菜等农村特色作物类保险。以加快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开办能繁母猪和奶牛、在地方开办生猪、家禽等养殖业保险。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与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保险等工作在各地开展。以稳定农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重点,开办了农房、农作物大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机具等农民财产保险。

  扩大覆盖区域。目前,开办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达到20家,以全国性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公司组成的农业保险经营网络初步形成,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各省市。

  三、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

  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2009年上半年,农业保险向501.72万农户支付赔款34.07亿元,同比增长63.0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灾返贫”的状况,保障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正常开展。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13.88亿元,同比增长23.51%;养殖业保险赔款20.19亿元,同比增长109.23%。

  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投入资金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完善应急机制。通过保险方式将政府临时性的救灾行为转化为规范化、透明化、市场化的灾害应对机制,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使受灾农民能及时恢复生产和生活,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基本生活的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四、农业保险政策指导不断加强

  围绕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农业保险的有关要求,保监会确定了年度农业保险发展工作方案,加强与各地保监局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农业保险工作政策指导力度。福建、新疆、江西、浙江、甘肃、山东等省出台了2009年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文件,山东、浙江、陕西等省专门召开农业保险工作会议,北京等地区下发文件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服务,促进政策性农险业务健康发展。

  五、农业保险监管工作力度加大

  2008年,保监会先后下发两个文件,对加强监管、促进农业保险规范经营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开展了对6个主要试点省的专项检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落实情况调查,确保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2009年3月,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市场准入、核保核赔、风险控制以及再保险安排方面,对农业保险做出规范性要求。上半年,保监会组织对2家公司的农业保险业务进行综合性检查,各保监局在整顿规范产险市场秩序中工作中也将农业保险业务作为重点检查内容。

  虽然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农业保险发展仍然面临着缺乏法律法规规范、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积极推动建立农业保险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完善保费补贴政策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保费补贴品种并提高补贴比例。三是加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研究推动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实现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五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以提高保险服务质量为核心,做好投保农户的权益保护工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镇化+政策+技术推动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 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城镇化+政策+技术推动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 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率上升,我国城市道路清扫面积、公共厕所数量持续增长。再加上利好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助力,我国城市环卫行业发展良好,市场规模稳步扩容。此外,城市道路清扫为我国城市环卫行业最大细分市场,近年来随着道路清扫面积上升,其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数字人民币处于稳步扩大试点阶段 交易金额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渐成熟

我国数字人民币处于稳步扩大试点阶段 交易金额持续增长 产业链逐渐成熟

数字人民币已在生活消费、交通出行、工资支付、理财投资、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交易规模显著增长。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已超过7万亿元。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信用卡行业现状分析:发卡量及交易规模缩减 “精耕细作”稳存量成未来关键

我国信用卡行业现状分析:发卡量及交易规模缩减 “精耕细作”稳存量成未来关键

2016-2021年,我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及交易规模持续上升,但是进入2022年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为7.67亿张,相较于2022年的7.98亿张,蒸发3100万张,降幅达3.89%,这是信用卡总量萎缩的第三个年头。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整体环境利好 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整体环境利好 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1%。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需求日渐庞大 市场乱象频发亟待规范化、专业化

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现状:需求日渐庞大 市场乱象频发亟待规范化、专业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从377.1亿元逐步增长到800.9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41.5亿元。

2024年11月16日
上游设备向好为固废处理提供良好基础 国内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固废处置量较大

上游设备向好为固废处理提供良好基础 国内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固废处置量较大

近年来,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由739.9亿元增长至823.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固废处理设备市场规模达845.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

2024年11月13日
我国废玻璃回收行业发展现状:回收额整体上升 但回收率不足50%

我国废玻璃回收行业发展现状:回收额整体上升 但回收率不足50%

2017-2020年,我国废玻璃回收量持续下滑,但降幅不大,总体回收量基本维持在950万吨以上;其后,其回收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980万吨;同时其回收额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达到49亿元。回收率方面,由于生活源废玻璃相对分散、回收难度大,所以我国废玻璃整体回收率不高,近年来始终低于50%,整体提升空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行业发展动因充足 回收量呈上升趋势 回收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废旧轮胎回收行业发展动因充足 回收量呈上升趋势 回收率提升空间大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废旧轮胎回收率达到76.8%,而我国回收率为52.73%,低于全球水平,回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大趋势背景之下,随着我国废旧轮胎回收体系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回收意识上升,预计其回收率和回收量还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