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旅游法》背景下的旅游产业发展PEST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旅游景区景点产业专项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一、政策环境(P)
       《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旅游法》的颁布,是全中国人民的心愿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权利的保障和权益的保护。《旅游法》对旅游者、旅游业的规划和促进、旅游纠纷的处理、旅游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作了全面、科学的规定。随着《旅游法》的颁布,近年来国家政策对旅游产业的大力扶持让整个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旅游产业中各相关行业更应该抓住机遇,在国家政策和规划的扶持下发展,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纪元。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地在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明方向。2015年1月15日,国家旅游局提出实施“515战略”(文明出游、市场有序、安全监管、便利通畅、富国强民5大目标和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等10大行动),力求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以切实有效的行政手段顺势而为,为旅游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扫清障碍、打通壁垒,让宏观战略从口号走向实际,让政策文件从构想转化为行为,为中国旅游产业的成功转型,以及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旅游消费大国”向综合型良性发展的“世界旅游强国”铺路搭桥,保驾护航。我国旅游产业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旅游法》的规范下健康发展着。
       二、经济环境(E)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旅游业已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国内需求,成为消费潜力巨大、成长性能良好的服务产业。我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经济大环境中,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一系列要素都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GDP的稳步增长更是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着物质基础。随着2013年《旅游法》的颁布,加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2016年全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经济社会效应更加明显,旅游业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国内旅游44.4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放眼我国《旅游法》颁布后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怎样的产业,在变革和改进中其经济效益总会在适应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力求平滑过渡、稳中求进是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经济大环境下的基调。
2014-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情况
 
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014-2016年我国旅游人数情况
 
来源:国家旅游局,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三、社会环境(S)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不 同,旅游心理和旅游动机也随之不同。社会大环境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各类旅游大数据。“黄金周”引起的旅游者消费心理的变化可以说是社会环境对旅游产业构成影响的缩影。《旅游法》颁布前景区及整个旅游产业出现的诸如乱收费、乱涨价、强制购买等问题影响着旅游者出行的决定,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旅游产业大环境的发展。另外,游客不文明行为、导游辱骂游客行为也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都是影响社会环境从而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旅游法》出台后,对整个旅游产业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和惩处条例。用法律的手段使得整个旅游产业下的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同时也让整个旅游产业发展得更为健康。
2017年我国旅游市场预测
 
来源: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四、技术环境(T)
      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必将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旅游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国内短途或是长途旅游,无论是出境还是入境游,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作为支持。交通工具、通信工具都是旅游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使得交通更为发达,人们出行更为方便,促使旅游产业发展更加迅速。除此之外,E时代的飞速发展也带动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网络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易平台兴起,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世界,与此同时旅游业各方面的信息也更加公开透明。这样的科技进步在给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在监管力度上不够造成的风险。《旅游法》出台后,通过一系列硬性的规定以及监管力度上的改善,净化了技术环境在某些领域给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已接近5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则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外卖平台格局,区域特征显著,本地化玩家仍占据主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卖企业如美团、滴滴正加速出海,以高补贴、强本地化运营和差异化配送策略切入中东、拉美等市场。

2025年09月20日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