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银行生息资产综合收益率判断分析 上升确定性更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银行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首先,我们来回顾下 2017 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17 年上市银行综合收益率有所分化,升多降少,以大行和农商行为首的上市银行综合收益率有小幅下降。 
        
        从结构上来看,受上年监管影响银行的同业资产收益率与同业成本率一样有比较明显的上升,平均上升 45 个 BP,这是提高 2017 年综合收益率的主要力量。但是,占比最高的贷款收益率反而下降了 18 个 BP,这点与上年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上行不符,后面我们会对此做详细说明。此外,在债券投资收益率上,虽然 2017 年债市持续走弱,但各家银行平均收益率仍然提高了 12 个 BP,只有大行和股份行有1-4 个 BP 的下降,这与各家银行债券配置结构和投研实力有很大的相关性。 
        
        综合以上来看,2017 年生息资产占 55%左右的贷款收益率有小幅下降,占比在 10%左右的同业资产收益率反而有明显的上升,而占比在 30%左右的债券投资收益率变化不一,最终导致了 2017 年银行综合资产收益率相对分化。 
        
        回到 2018 年,我们认为综合资产收益率会上升的确定性要更强,不仅是相对 2017 年来说,也是相对于综合负债端来看。核心原因是占比最高的贷款收益率与债券投资收益率上升的概率很大,而同业资产收益率虽可能下降,但影响很小。 
        
图:2017 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综合收益率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2017 年上市银行各项生息资产收益率变化情况(17Q4-16Q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1、2018 年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的判断 
        
        央行每个季度均会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并会在其中公布各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及变化,这为我们判断上市银行在当期的贷款收益率提供了依据。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指的是当期新发放贷款的定价利率,而上市银行财务报表中的贷款收益率指的是当期贷款利息收入除日均贷款余额,从而主要是“存量”贷款的收益率,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期限上的“错配”。 
        
        下图中,我们将老 16 家上市银行平均贷款收益率曲线分别往前平移半年、一年来观察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关系。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平移之后的银行贷款收益率走势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几乎一致。相关系数表明,T 期“上市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与 T 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相关系数仅 80.53%,但与 T-1 期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相关系数达 94.93%,与 T-0.5(半年)期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更是达 97.05%。因此,我们认为新发放贷款的收益需要滞后半年到一年的时候才会体现在银行实际利息收入中。 
        
图: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银行贷款收益率的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基于以上规律,我们来推断 2018 年银行贷款收益率的情况。《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表明,2017 年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 2016 年总体上升 41 个 BP,该变化将导致 2018 年全年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平均上升 41 个 BP 至 5.12%。类似地方法,我们也可以推断出 2018 年上半年银行贷款收益率就可能上升 32 个 BP,速度快于下半年,这也符合去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利率上升幅度高于下半年的特征。 
        
        我们认为上市银行贷款收益率回升也是可持续的。其一,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8 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加权贷款利率为 5.96%,较 2017 年四季度上升 22 个 BP;其二,在表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金融资源回归表内,实体经济对银行表内信贷的依赖和需求均会继续增强,从而提高银行的议价能力;其三,银行贷款重定价能力要慢与存款,因此 2017 年同业负债压力、2018 年存款竞争压力均会向 2018 年及以后的贷款中逐步传导。 
          
图:2018 年银行贷款收益率预判(%)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债券投资收益率的判断 
        
        2018 年初至今,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春节期间临时流动性动用安排以及降准 100BP 置换 MLF 等极大利好刺激下,市场流动性较 2017 年更为充裕,从而带来债券市场主要品种的到期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下半年。
        
        我们认为市场流动性改善将会持续,包括我们之前分析的继续降准的概率较大,从而上市银行在债券投资上的收益率将好于 2017 年。 
          
表:2018 年至今债市利率普遍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3、对 2018 年银行综合收益率的综合判断 
         
        对 2018 年银行生息资产综合收益率的判断要比其付息负债成本率的判断更容易。贷款收益率与债券投资收益率上升的概率很大,而这两部分合计占生息资产规模 80%-90%;其他生息资产(如同业资产、央行存款等)有下降的可能性,但占比很小。因此总体上银行 2018 年综合收益率向上的确定性比较强,仅需要关注的是上升的幅度。因此我们做如下情景假设分析: 
        
        假设一:2018 年生息资产总规模、贷款规模、债券投资规模以及其他资产规模(均为日均数)增速与 2017 年保持一致。 
        
        假设二:2018 年,在乐观情景下大行与其他银行贷款收益率分别上升 30、60 个 BP(主要考虑到大行与中小银行客户对象差异带来的议价能力的不同),债券投资收益率均上升 30 个 BP,其他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在正常情形下,大行与其他银行贷款收益率分别上升 20、40 个 BP,债券投资收益率上升 20 个 BP,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 10 个 BP;在悲观情景下,大行与其他银行贷款收益率分别上升 10、20 个 BP,债券投资收益率上升10 个 BP,其他资产收益率下降 20 个 BP。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得到结论:在乐观情景下,上市银行综合收益率会上升 42 个 BP(算术平均);在正常情景下,综合收益率会上升 28 个 BP;而悲观情景下综合收益率会上升 15 个 BP。 
        
表:2018 年上市银行综合资产收益率的情景测算(单位:十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