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朱民: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运营现状及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近日,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下称“浦山基金会”)联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在上海召开了 “十年展望——浦山基金会首届年会暨‘浦山奖’颁奖大会”。

       浦山基金会学术委员、CF40学术顾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发表了主题演讲。他指出,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持续低位运行,加之受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今年的世界经济主要特征仍可用“低迷”二字概括。

       全球经济基本格局:低位运行

       世界经济处于低位运行。危机后全球GDP增长持续下滑,在2010年出现了非常强烈的反弹,但是这个反弹之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一直缓缓下降。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1%,在美国的政策牵引下,2017年可能会略有上升,但总体还将下行。

       目前,全球通货膨胀率相对很低,PPI下跌厉害,这并不是说物价水平很低。目前全球130多个国家中,大约有40多个国家的PPI低于0,40多个国家的PPI低于1,此外还有40多个国家的PPI低于2。也就是说,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PPI水平低于一般通货膨胀目标,全球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真实利率持续下降。但这并不是危机,而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可以称之为低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利率、低投资、低油价、低进口、低FDI。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认为理解危机很重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危机之前我们对全球GDP水平做了预测,假设危机之后略有下降,但是会继续往前走,我们发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虽然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率下跌较少,但也在下跌。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八年里,全球GDP水平因为危机的冲击下跌了12%。所以危机把全球GDP水平压到了很低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全球经济低迷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分析未来全球潜在增长率后发现,其由投资的潜在增长率、劳动力的潜在增长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潜在增长率决定。从三个方面来看,危机以后,全球潜在增长率大幅下滑,未来五年仍然处于低位水平。其一,全球投资潜在增长速度在放慢,资本投资急剧下跌;其二,劳动力潜在增长率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也急剧下跌;其三,全球劳动生产率水平在过去十年是下降的(虽然我们还是占很高的权重),所以未来全球潜在增长率将下降,在未来几年里,全球经济应该是在低水平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静态上把全球经济发展水平压到了很低的水平,在动态上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了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结构性变化。

       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局

       全球经济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第一,全球人口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全球人口结构变化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全球人口仍将不断增长,2016年全球总人口为74亿人口,预计到2100年将达到110亿,但是全球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调整。从南部非洲地区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和世界其他国家劳动人口的增长数据来看,南部非洲地区的劳动力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2060年劳动人口增长速度会达到顶峰,之后将逐渐下降;而其他国家的劳动人口增长速度在2008年就已经达到巅峰,预计到2025-2030年会下降到0,到2030-2040年将开始负增长。

       全球人口增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整个劳动生产力结构发生变化,全球GDP增长将会从人均GDP高的地方走向低的地方,而全球需求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因为新增人口在非洲,而非洲国家大部分是低收入国家,总需求仍然有限)。

       二是全球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们可以以美国为标准,因为美国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中,处于中间位置,既不像日本那么严重,也不像印度或者南亚国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预计到2050年,美国劳动力人口还是净增长,但是劳动人口结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65岁以上人口与15-65岁劳动人口之比来看,2015年为22%左右,2025年这一比重可能达到32%左右。也就是说10年内这一比重将增加10个百分点,这是巨大的人口结构变化。这会改变社会结构、也会改变劳动力的供应结构。综上,全球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来愈严重,在根本上改变了未来50年全球经济金融的基本格局。

       第二,全球经济继续轻化。以美国为例,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人一直强调本国服务业占比太高,制造业则太低,于是奥巴马提出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8年时间已经过去,美国服务业的比重从78.4%-78.5%下降到78%左右,没有显著变化,而欧洲服务业的比重仍在继续上升,发达国家的经济仍继续轻化。此外,新兴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也在上升。也就是说,全世界经济呈现服务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轻资产变得越来越重要,投资者越来越不愿意持有重资产,这又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在世界经济变轻的同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对贸易品的需求偏好也在发生变化,收入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也在下降。从每增加1元人民币收入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这一数据来看,2003-2006年的数据与2012-2015年呈现45度关系。即如果收入需求弹性不变,所有国家都应该在这个45度线内,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但是过去10年,对贸易品的需求偏好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不再像全球化刚开始的时候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那么强烈,转而消费更多的国内服务业产品。这一现象在美国千禧一代尤其突出,他们不愿意买车、买房,对物质需求逐渐下降,但是对服务业,包括旅游、饭店等需求在不断上升。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虽然在不同的发展平面上,但是在消费偏好上趋于向服务业靠拢,这对未来的制造业、资产偏好、贸易结构、资本流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急剧下滑。危机以来,相比2007年的投资水平,8年中投资下降了2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下跌。以美国为例,每年投资下跌2.5到3个百分点。投资下跌,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费推动,但这又是相互联系的。经济轻化,国内需求降低,投资当然会减少。

       将上述几个特点联系在一起,我们可看到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非常有意思的变化。在这样的现实下,加之我们正从第三次产业革命向第四次产业革命过渡,劳动生产率出现结构性下降,虽然这还是个谜,大家或许会认为是统计错误导致的。统计确实存在错误,但这一理由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科技如此发展,劳动生产率却从1.3降到0.3左右。

       新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在哪里?没有新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如果人口持续老龄化,我们何来财富支持人们的需求?我们用什么来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大的迷思,也是经济、政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未来10年,寻找劳动生产率新的增长点,是第一要务,所有问题都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来寻找答案。

       如果从世界经济结构角度来看,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人的需求偏好、劳动生产率以及投资的变化,都会从根本上影响未来10年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政策和政治拐点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拐点,也会不断影响未来经济金融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第一是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总体来说包括: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推动美元走强;松财政政策,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等创造总需求空间;通过供给侧改革,减税引领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贸易战来扩大出口空间。虽然这些政策还没有具体实施,但人是讲故事、听故事的动物,特朗普的政策改变了市场预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改变的重要拐点。

       第二是利率变化的拐点。由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出现背离,美国开始加息,日本和欧洲仍然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由此产生的货币市场汇率波动在不断加大。

       特朗普准备推行紧货币政策,全球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1935年美国利率几乎为零,之后不断上行,最高达到18.5%,之后利率不断下降,最终为0,现在利率又开始上升。很多人都问我今年美联储会加息几次,我认为这不重要,问题不是美联储的利率上升几次,而是其从下降通道进入上升通道,这就改变了利率预期,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从现在开始,利率只会往上走,不会往下走,这才是最重要的。流动性拐点随着利率水平的调整开始上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开始上升,这说明利率大周期开始发生变化。

       第三是财政政策拐点。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水平开始上升,预示着财政政策将发生变化,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拐点。货币政策逐渐退出舞台,未来主导经济的将会是财政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受政治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货币政策的透明度相对较高。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又是政策变化的拐点。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则处于恶化阶段,我对发达国家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今天收入分配的恶化和二战前几乎不相上下——二战前发达国家收入水平最高的一成人群的税前收入占比约为42%左右,目前这个数字约为40%左右。

       第四是民粹主义兴起和政治风险拐点。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民粹主义有了更广泛的基础,美国英国暂且不提,欧洲国家及其他国家也是大片沦陷,这是全世界政治的一个拐点。

       我在IMF工作时,为了分析全球政治形势,曾用图表来分析国家的内部和谐度。2000年所有国家都可用绿色来形容,这表明国家内部的社会安定和和谐性还可以。仅仅过去了15年,现在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用上绿色,因为所有国家都面临社会内部的不安定。而社会内部的冲突和不安一定会延续到社会外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类历史持续不断能看到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地域政治的概念。以前的地缘政治一般是指中东地区阿富汗等国,现在我们面临另一个政治格局,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可能只是开始,民粹主义的兴起才刚刚开始,这正是全球政治变化的拐点。

       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比如人口经济结构、需求偏好、劳动生产率等等。与此同时,全球也面临一系列拐点,包括货币政策、流动性、财政政策以及政治。政治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会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的风险。经过经济的繁荣增长和危机后的低迷,现在全球经济金融将面临再次调整,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一定会加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智能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智能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智能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