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上半年银行行业中报回顾与未来展望。生息资产结构方面,贷款增速保持相对稳定、债券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同业资产明显呈下降趋势。自2012年以来,银监会对银行非标资产腾挪的监管不断加强,银行对同业资产进行了压缩。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银行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一)投资类资产快速扩张,按揭成贷款增长主力军,活期存款占比提高
16年上半年,信贷投放增速小幅回落,总量保持适度增长。截至2016年6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4859.39亿元,同比增长14.29%,较15年末同比增速下降74BP,自09年高点后呈现持续放缓态势。
生息资产结构方面,贷款增速保持相对稳定、债券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同业资产明显呈下降趋势。自2012年以来,银监会对银行非标资产腾挪的监管不断加强,银行对同业资产进行了压缩。从个股情况看,6月末有13家银行同业资产下降。其中,北京银行同业资产占比最高,达到24.97%,环比年初下降了3.82个百分点;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对同业资产的压缩幅度最大,环比年初降幅分别为38.19%和36.22%。南京和宁波银行环比涨幅最高。18家上市银行中仅建设银行的同业资产有稳定增长的态势。
另一方面,非标资产有回流表内的趋势,以应收款项类投资为代表的投资类资产迅速扩张。其中,华夏、民生、光大、平安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投资类资产增幅最为明显。
信贷结构方面,由于经济下行期有效信贷需求偏弱,中小企业不良风险频发,各银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按揭贷款成为银行贷款增长的主力。上半年,18家上市银行中15家个贷占比提高,其中浦发银行个贷占比上升最快,较15年末上升3.85个百分点。
公司贷款方面,实体企业有效需求偏弱,基建贷款与房地产开发贷成为且公司贷款的主要投向。期限结构方面,16年上半年短贷和票据投放占比减少,按揭大量投放拉动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走高。 贷存比取消后,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增速放缓,总存款余额较15年末增长7.77%,明显于贷款14.29%的增速。存款结构方面,行业整体活期占比提高,其中活期占比最高的是招商银行,活期占比上升6.21个百分点。随着M1的持续高增长,预计未来活期存款占比从会缓慢提升。
图1:贷款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单位:%)
图2:多数股份制银行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2016H) (单位:%)
图3:绝大多数银行同业资产环比负增长(2016H) (单位:%)
(二)息差受降息及营改增影响下降,后续降幅趋缓
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较年初下降24BP,仅平安银行的净息差环比上升。
净息差收窄的主要原因是央行此前五次降息的重订价影响,以及“营改增”带来的收入结构一次性调整。
各行息差表现差距较大,其中贵阳银行的净息差是现有上市银行中最高的,达到3.34%,净息差最低的则是光大银行和江苏银行,仅为1.88%。五大国有银行的净息差环比降幅均超过20BP,净利息收入同比明显下降。展望息差后续走势,由于降息重订价基本完成,息差后续降幅将趋缓。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持续推进,金融脱媒的发展,预计银 行的净息差将呈现缓慢下降的态势。
图4:五大国有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明显下降 (单位:%)
(三)中间业务增长良好,银行卡、代理和托管业务表现突出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及新资本协议实施的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大力发展中间业务。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平均同比增速达到30.84%。分类看,由于基数较高,国有银行中间业务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速最高,达到51.69%,华夏、中信和招商银行增速也较高,分别同比增长29.82%、21.83%和21.49%;城商行中间业务增长最快,平均同比增速达到71.80%,贵阳银行同比增长高达105.71%。
分业务结构看,各银行加大银行卡业务力度,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此外,代理基金、代理保险业务不断发展,代理类业务手续费收入保持上升趋势。受活期存款低利息、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居民理财意识增强,受托理财等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发展迅速,成为中间业务的亮点。
从占比看,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整体同比上升3.08个百分点,至24.30%。仅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华夏银行三家银行收入占比同比下降,分别下降0.28%、2.52%和6.19%。从绝对水平看,光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44.54%,同比上升了14.76个百分点。
图5:16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速 (单位:%)
(四)不良持续双升,拨备覆盖率小幅下降
由于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双升,但中期数据显示不良净生成率开始放缓,不良反弹幅度最高的时期已经过去。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余额为11,018.36亿元,较15年末增加983.86亿元;不良率为1.68%,较15年末上升4BP。其中,不良率最高的是农业银行,高达2.40%;不良率环比变动增幅最大的为兴业银行,环比增加17BP。从不良余额反弹幅度看,城商行要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其中,南京银行由于不良基数较低反弹幅度最大,较年初增幅25.24%;兴业和平安银行不良较年初增幅也超过20%。
从贷款行业来看,不良贷款依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尤其是产能过剩的行业。16年上半年各银行加强热点行业管控,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化解,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产业政策导向,贷款投放向基建、按揭和消费金融领域倾斜。
关注类贷款方面,仅中信银行一家环比下降,降幅为20.57%;贵阳银行、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增幅都超过了30%。逾期贷款方面,仅宁波、交通和光大银行三家逾期贷款余额环比下降,降幅分别为31.74%、5.41%和3.44%。增幅最大的是南京银行,达51.93%,华夏银行次之,增幅达41.99%。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关注类贷款及逾期类贷款持续反弹,预计不良从将持续反弹,但上升幅度趋缓。
图6:不良新生成率水平(2016H) (单位:%)
图7:逾期较年初增速(2016H) (单位:%)
由于不良持续双升,银行普遍加大了不良核销力度。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核销不良达2,221.17亿元,同比增长了836.46亿元,增幅达61.88%。从个股来看,增幅最大的是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
伴随核销的增加,上市银行也普遍提高了拨备计提力度,但提升幅度受净利润增长制约。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拨备计提18,206.77亿元,较15年末提高1,351.08亿元,增幅为8.02%。相比年初,中国银行和南京银行的信用成本增长最为明显,分别增长78BP和62BP,江苏和光大银行的信用成本下降最多,分别为36BP和33BP。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165.24%,较年初下降2.74%。拨贷比方面,16年上半年行业平均拨贷比2.78%,较年初上升2BP。各银行拨贷比分化明显,其中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等6家银行拨贷比较15年末下降,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10家银行拨贷比较15年末上升,中国银行上升幅度最大,较15年末上升5BP。 (五)成本收入比整体下降,资本符合监管要求
16年上半年各上市银行成本费用控制良好,行业平均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89BP,为24.49%。仅五家银行成本收入比同比上升。其中,民生银行及平安银行成本控制效果最为明显,成本收入比降幅分别达4.31%和3.42%,主要得益于业务费用的良好控制。
所得税方面,中国银行和贵阳银行下降比较明显,降幅分别达到6.48%和5.52%,而南京银行和中信银行则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2.73%和0.57%。受益于国债免税效应,20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平均有效税率为20.98%,同比下降1.53%。
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其中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达到15.09%。各行通过自身利润留存、定增和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上半年,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和南京银行公告了融资方案。由于16年上半年操作风险及同业等表外风险权重调整影响,仅有5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上升。随着MPA监管体系的全面实施,考虑到明后年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压力,预计下半年较多银行将公布股权融资方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