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马术产业链分析:上游马匹供给存栏量下降 下游消费者多为女性青少年

       马术是一种人和动物共同完成的比赛,作为一项竞技体育和运动休闲形式,马术运动已经被我国很多地区所接受和应用,特别是在内蒙、西藏等地区。随着马术爱好者的增加,我国马术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016年的90.9亿元增至2020年的153.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

2016-2025年我国马术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马术市场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显示,马术行业上游包括马匹繁育养殖、马术装备提供,中游包括马术培训及赛事,下游则包括马术消费群体及马术周边服务。

中国马术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上游方面

       繁殖养育:由于我国马匹多以草原散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因素制约我国马匹繁育和养殖业的发展,2011-2019年我国马匹存栏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存栏量降至367.1万匹。因此,我国马匹养殖体系尚待完善。

2011-2019年我国马匹存栏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马匹养殖对自然条件存在一定依赖性,而新疆、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区的草原牧场为马匹养殖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因此,这三地为我国马匹养殖主要区域。2019年新疆、四川和内蒙古马匹存栏量合计占全国存栏量的64.9%。此外,目前,国内赛事用马主要依赖进口。

2019年我国马匹存栏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马术装备:当前,我国马术装备提供商主要为法国的迪卡侬、中国的八尺龙(BASLONG)和美国的HORSE LEADER。从知名度而言,消费者对迪卡侬的熟知度最高,达59.9%。

2021年消费者熟知的马术装备品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方面

       作为我国马术行业链接消费者和行业相关方的关键环节,马术俱乐部在国内的数量呈较快增长趋势,2016年我国马术俱乐部为907家,2019年总数增至2160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3.5%。

2016-2019年我国马术俱乐部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马术运动的消费额颇高,然而我国马术俱乐部的地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2019年东北和华北合计马术俱乐部数量占比最大,为37%;其次是华东地区,占比约33%。而华南地区虽然长期处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前列,但因其马术文化普及度相对北方较低,马术消费意愿不高,因此,华南地区的马术俱乐部数量占比仅为8.5%。

2019年我国马术俱乐部地域分布(不含港澳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产马匹在俱乐部马匹品种中占比25%,仍然为最主要的马匹品种。另外纯血和温血马也是俱乐部主要马匹种类。

马术俱乐部马匹品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方面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21年约28.8%的中国消费者关注马术信息,而每天关注的比例仅为1.5%,可见,马术文化在国内的传播还有较大空间。而40.9%的人群选择通过马术比赛来了解马术信息,可见,马术赛事为重要的马术信息传播渠道,赛事可作为马术俱乐部的重要营销场景。

2021年中国消费者关注马术信息的频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1年中国消费者了解马术信息的渠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及2019年我国马术赛事类型比例对比

排名

2018

2019

类型

比例

类型

比例

1

场地障碍

23%

场地障碍

23%

2

青少年比赛

17%

耐力赛

18.29%

3

其他一站型赛事

17%

速度赛马

15.85%

4

耐力赛

10%

青少年比赛

13.41%

5

速度赛马

8%

马球

7.32%

6

马球

8%

盛装舞步

6.1%

7

马术节

8%

西部赛事

6.1%

8

其他联赛/巡回赛

6%

三项赛

4.88%

9

盛装舞步

2%

 

 

10

三项赛

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马术俱乐部的会员年龄结构来看,青少年群体最多,占比为46.86%;从会员性别来看,女性会员占比继续增长并在今年超过了65%。可见,国内马术俱乐部的主要会员是女性青少年。

我国马术俱乐部会员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马术俱乐部会员年龄分布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马术市场分析报告-产业格局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